有的人在有了宝宝以后,发现宝宝也会打呼噜,而且是睡觉就打呼噜,家长可能会不在意。孩子睡觉打小呼噜还认为特别萌,特别有趣;是睡得深、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
实际上,打呼噜对自身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对宝宝来说,如果不及时了解打呼噜的原因,就可能错过发现宝宝疾病的机会,从而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
有些是生理性的,而有的是病理性的,所以家长要学会辨别,寻找清楚原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那么宝宝打呼噜究竟是有哪几种原因造成的呢?
一、生理性打呼噜
1、睡眠姿势
宝宝仰睡时,舌头根部会因为仰睡产生的重力作用而总是往后,此时舌头会阻塞宝宝部分的呼吸通道,导致出现睡觉打呼噜的情况。
宝宝趴睡时,胸腹部受压,口鼻也易被枕头或被子捂住,也使呼吸道不顺畅,从而形成打呼。
建议宝妈们,在睡觉的时候,帮宝宝调整一个舒适的姿势,最好是侧卧;平躺睡的宝宝,妈妈可轻轻让宝宝侧头睡,会缓解打呼。
2、鼻子里有异物,呼吸不畅
宝宝睡觉出现打呼噜的情况,宝妈应先检查下宝宝的鼻腔是否有异物,或是因为感冒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要及时清理出来,保持鼻子通畅,呼吸顺畅,避免打呼噜。
3、奶块淤积
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由于小宝宝的吞咽能力较弱,有些宝宝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造成宝宝睡眠时打呼噜。
建议平时多给宝宝喝水,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生理盐水喷鼻或拍背法等,都可以缓解。
4、肥胖
如果宝宝比较胖的话,在咽部处周围脂肪较多,容易导致宝宝的呼吸道易形成阻塞,可能会导致宝宝在睡觉时打呼噜。
建议平时多去户外活动,不要过度喂养。
二、病理性打呼噜
1、扁桃体肥大
扁桃位于口咽部,正是气道的枢纽位置。宝宝由于年纪小,气道空间相对也较小,所以颚扁桃若稍微肥大,就容易造成呼吸信道的阻塞,以至于形成打呼噜。
分先天性扁桃体肥大,或因感染造成的扁桃体肿大。如果扁桃体肥大2度以上,打呼噜出现张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影响正常呼吸时,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采取扁桃体切除术。
2、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打鼾最常见的原因。宝宝抵抗力弱,经常感冒,可引起腺样体发生炎症而变得肥大,易堵塞呼吸道。由于呼吸不畅,宝宝便张口呼吸,情节严重,要带宝宝及时就医,避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3、喉骨软化症
是由于喉软骨发育不成熟、软化导致吸气时声门上部软组织向喉内塌陷引起的气道阻塞。
宝宝睡觉时候出现打呼噜,平时吃奶或者哭闹时喉咙会有喘鸣声。
一般6个月内宝宝比较常见,会随着月龄的增加有所缓解,先天性喉骨软化症无需进行任何治疗即可自愈。
若宝妈担心,可带宝宝就诊咨询医生,做纤维喉镜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也可排除其它病变。
建议可以进行钙剂补充,平时也要多晒晒太阳,多吃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来缓解宝宝的这种情况!
4、鼻炎
鼻炎会导致宝宝睡觉经常打呼噜,呼吸不畅,睡得不安稳。严重还会导致面部结构异常,影响面容,家长要引起重视,应尽快就医对症治疗。
平时家长可以用热毛巾在宝宝的鼻腔敷一敷,热敷有助于鼻腔的畅通。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宝宝打呼噜,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然很可能开始只是小毛病,最后硬生生拖成了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