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对以后康复训练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康复意识及生活信心。大量的研究证明,康复早介入可防止大量并发症的发生,如关节挛缩、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便秘、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肌力低下、褥疮、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等。所以,尽早的康复治疗,可以让患者保持肢体的良好状态,尽早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常见康复方法有哪些?
①康复评定:完善的康复评定对于后期疗效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运动疗法和关节松动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可缓解局部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促进被损伤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增强肌力。
③作业治疗及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适用于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丧失者。改善患者躯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工作能力。
④言语和吞咽:适用于言语障碍及吞咽障碍的患者,改善言语功能,增强患者摄食能力。
⑤理疗、中低频理疗:适用于偏瘫后遗症、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腿痛,软组织劳损等。
⑥器械训练:上下肢主被动、肩、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四肢联动等,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缓解黏连,防止肌肉挛缩,增强肌力等。
医院将始终秉承“诊疗技术高、康复效果好、服务质量优、收费价格低”的办院思路,以患者康复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医、研、教水平,大力推进医疗康复、残疾人康复、工伤康复等各项康复事业全面发展,力争成为我市康复医疗服务的业务示范窗口、技术资源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对社会负责、令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的区域性康复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