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杨再平:银行业助力中国经济稳步发展
摘要: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唱衰中国银行业,那么我国银行业都进行了哪些改革彻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杨再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开始发烧,银行业也跟着发烧,经济领域的风险开始向银行体系转移积聚。 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大缓解了中国银行业的高危状态,使中国银行业挺过了亚洲金融风暴,人民币顶住了贬值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
《经济参考报》:十六大召开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时间上有重合的地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各界普遍担心,之前坏账累累当时又未完成股改上市工作的中国银行业能否抵挡外资银行的冲击。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唱衰中国银行业,那么我国银行业都进行了哪些改革彻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杨再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开始发烧,银行业也跟着发烧,经济领域的风险开始向银行体系转移积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资产负债状况加剧恶化。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针对银行业风险的积聚和高危状态,1997年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
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显著提高金融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新一轮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启动。
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大缓解了中国银行业的高危状态,使中国银行业挺过了亚洲金融风暴,人民币顶住了贬值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负大国”的赞誉。
然而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高风险隐患仍未消除,在剥离了1.4万亿不良贷款后,2001年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超过26%。中央*府于是做出两项重要决定:一是成立中国银监会,强化银行业监管;二是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
进入新世纪第一年,国务院成立专题研究小组,论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问题。200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做出重大战略部署。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运行。同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等为其补充资本金,实施中行、建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同年3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要求两家试点银行通过改革,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国际通行的财务指标方面,应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并据此设置了“七项标杆”。
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慷慨激昂:“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2005年4月,国务院又批准注资1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实施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并注资19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实施其方案。
除先后动用外汇储备充实资本金支持几大国有银行进行股改上市之外,国家还另外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攻坚战就此展开。2004年以来,有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内外公开上市的重大,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目不暇接。以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上市为标志,“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已成为历史。
在五大行加速改革的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的有效引领和各级*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新、锐意改革,各项业务突飞猛进,风险水平不断降低,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经济参考报》:正因为我国银行业在2008年之前实施并完成了上述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注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惠及民生,因而与美欧银行业严重危机遭受重创并至今仍深陷危机难以自拔形成鲜明对照,我国银行业不仅幸免于危机,而且“风景这边独好”?
杨再平:是的。通过各项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的成绩。
其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成倍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23.7万亿元增加到113.3万亿元。银监会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期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经增至126.78万亿元,较2002年年底增加435%。
其二,整体资本充足率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仅有8家银行达标增加至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截至2012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2.9%,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0.4%。
其三,经过十年的努力,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实现历史性好转,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降”。数据显示,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02年底的2.28万亿元下降至2011年底的4278.7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3.6%大幅下降到1.0%,拨备覆盖率达278.1%,远超2002年底的6.9%。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称,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全球处于最低水平。
其四,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利润总额在2011年底达到10412亿元人民币,而 在2003年 底 全 行 业 税 前 利 润 仅 为322.8亿元,增长超过32倍。此外,盈利性指标也有显著提升,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达到1.2%和19.2%,远超2003年末的0.11%和3.6%。
其五,国际声誉显著提升。2003年,中国银行业入围1000家大银行的机构数量只有15家。2012年,中国银行业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单的机构数量已达104家,首次赶超日本并仅次于美国,在前10大银行中占据4席,为历史上第一次。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的年度排名,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占全球利润的近1/3,中国工商银行连续两年位居榜首。(经济参考报)#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