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全力以赴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5月21日下午

正当小编沉浸在美好的工作中时

叮铃铃~~~

“喂?”

“宣传科吗?”

“你们有邀请电视台记者来采访吗?”

当小编接到电话时内心是疑惑的

也是紧张的

在医患关系尴尬的今天

电视台的主动让大家都警惕起来

赶忙拿起相机

我要记录下现场!

然而

小编到达时

看到的却是......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文有些长

请您慢慢看

??

5月21日(周一)刚上班,九区胸外科病房的医护人员正忙碌着,突然听到有人说电视台来采访,科主任全勇辉和护士长邢华兰感到很吃惊,没有接到宣传部门的通知啊。一询问,原来电视台记者是应长期住院病人刘维平的家属邀请主动前来。

住院长达半年之久的27床刘维平,今天正好要出院。为什么他今天准备出院,亲戚去请电视台来,什么意思?事先也没有听他家说啊?主任和护士长两人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满的疑惑,在医患关系不太和谐的今天,记者来会是什么意思?

回想刘维平整个生命的抢救过程,本来非常有成就感的医护人员不免有些紧张,平时我们关系非常好的,难不成……

当家属在电视记者的见证下,将一面“仁心仁术,德艺双馨”医院全体参与救治和护理刘维平的医护人员时,大家心中突然有了一种深深的感动,为自己也为病人家属。

原来,当临近出院,但刘维平的家属总有一件心事,就是怎么去表达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这半年与医护人员的相处,刘维平的父母太了解他们了,送东西说不定还要责怪他们老俩口花钱,甚至会加倍返偿。

刘维平家属赠送的鲜花

于是家中的亲戚来到溧水区电视台,将刘维平抢救康复的经历告诉记者,请他们采访报道,要当着电视台的摄像镜头,将写有“仁心仁术,德艺双馨”医院,向参与救治和护理刘维平的胸外科、骨科、ICU以及所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事件回顾

年11月7日上午十点左右,刘维平遭遇了一场车祸。

车祸致头、胸及四肢等多处外伤,下肢受到碾压,场面不堪目睹。当时病人昏迷,生命垂危,被送至我院急诊抢救。在以后6个多月的时间里,医院急诊、ICU、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度过了一个个生命难关,现在恢复神志,痊愈出院,参与救治和护理的医护人员记忆犹新,感受颇深。

01

参与第一时间抢救的胸外科对刘维平生命救治重要关口进行了总结:

第一关,保命,维持生命体征。那就是病人在急诊和ICU中的第一周。以下是年11月7日11:00:30的抢救记录:患者入ICU监护生命体征示:36.0℃,P:次/分,R:40次/分,BP6/45mnHg,SP%,气管插管在位,呼吸机辅助呼吸,遂立即予以平衡液扩容,“多巴胺”升压,急诊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止血、输血等对症处理,请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等科室会诊,协助抢救。抢救人员:胸外科:全勇辉副主任医师、孙宝林主任医师、汪勇主治医师、朱骏住院医师,骨科:赵乐主治医师、包先国住院医师,神经外科:张建波主治医师,眼科:俞灏住院医师,ICU:常荣华主任医师、敖丹主治医师、贾庆玉护师。这样的抢救记录只是一个开端。

第二关,就是解决病人自主呼吸问题。要撤除他的呼吸机,那就必须要进行开胸探查手术,解决肋骨骨折造成的胸廓塌陷问题。手术过程中,发现病人的心包破裂,心脏已经跑出心包外,裸露在胸腔。立即进行“左侧开胸探查+心包修补+左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下肢创面清创+VSD引流术”,手术获得成功,患者重新入住ICU继续治疗。年12月30日病人完全脱离呼吸机。

第三次,骨科的保腿与截肢。这个病人的救治是多科协作的结果,经历数次的生命危险期。特别是骨科医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病人双下肢软组织挫裂伤,特别是右腿遭遇碾压,造成右胫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右股骨干骨折,是一个严重的毁损伤。但面对一个曾经强壮的男性劳动力,骨科医生想保住他的腿,为的是他日后生活质量高一点。于是给伤肢清创、VSD(创面负压引流)引流术、骨折复位固定等手段,几经周折。但让医生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伤腿还是出现坏死,发生了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年11月24日,骨科在充分的伦理讨论和术前讨论下,给予患者右大腿截肢术,暂时保住了他的生命。

第四次,褥疮和康复。患者于年3月7日从ICU转入胸外科普通病房。当时患者神志有稍许恢复,但大多数的时候是模糊的。有气管套管在位,由于长期的软组织伤和长期的卧床,患者的骶尾部皮肤出现了大面积破溃,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是褥疮的治疗和心智的康复,这考验了护理人员的技术和耐心。

03

护士杜雯的成就感:

想起当初刘维平刚从ICU转入病区,仍然是病重,神志模糊,经常高烧不退,患者的骶尾部皮肤出现了大面积破溃,深度2.7cm!

在护士长邢华兰的领导下,护士姐妹们严格地执行值班交接班,每两小时翻身拍背,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患者由于大小便失禁,时常弄脏骶尾部皮肤及创面,护士姐妹们就会随时给患者换药,没有一个有怕脏、怕苦的情绪。病房的其他家属为护士的行动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位患者如同神话般的“复活”,神志清楚了,也能简单的进行对话了,就连他那“烂”屁股也基本愈合了。出院当天,患者不停的与他人说着不是很清楚的话语。虽不是很懂他的话,但能猜出他的意思。那是开心的、兴奋的……如今全体护士看着他能自己喝水,能与他人对话,这种成就感溢满我和每一位护士的心间。

医院暖心!

家属对电视台记者讲述:

刘维平的整个抢救直到康复出院前后一共有六个月的时间。这里的医护人员对刘维平的精心治疗和照料都让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刘维平家庭非常困难,他的哥哥两年前遭遇车祸去世,嫂子是个病人,自己的妻子也离开了他,父母二人加起来岁,平时他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这次车祸又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有朋友帮忙网上众筹,全勇辉主任了解到刘维平家庭困难,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慷慨解囊,捐助了二千多元,并帮忙证明转发,医院职工也有参与网上捐助。在他父母照顾刘维平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主动安慰两位老人,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这些都让刘维平的家人十分感动和暖心。

患者年迈的父母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全力以赴!

胸外科主任医师孙宝林及其他诊治刘维平的医护人员纷纷说:“刘维平能有今天,最应感谢的是他的家人,他年迈的父母”,当初病人在ICU生命垂危,连南京来会诊的主任都说救活的希望渺茫,而每天医疗费用高昂,怕是人财……但当与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父母一句话就是要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救他。”ICU的病房门口,总有这对年迈的父母的身影,在转入普通病房后,这对父母更是陪伴在旁,日夜不离。为了配合护士让刘维平逐渐康复,两位老人像对待婴儿一样教他说话,喂饭,喂水,肢体按摩,悉心照顾。

“你不知道,这对老人对儿子有多好,在照顾病人的日日夜夜,无怨无悔,对我们也是非常的信任和感谢。”护士长说“看到他们,想到天下父母心,我们一定要尽全力让刘维平得到最好的康复。”

见到照顾自己的医护人员,刘维平激动地握住全勇辉主任的手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全力以赴!”面对刘维平病情危险不断,各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历经数次的抢救,长达数月的康复,病人的住院病历就重达12斤、16厘米厚,共页。刘维平能救治成功,是一个奇迹,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12斤重,16厘米,页的病历

“仁心仁术,德艺双馨”。一面锦旗不仅是表达了患者的感激之情,也代表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珍贵的信任和亲人一般的情感,连续数次的抢救,长达数月的康复,以及对患者伸出援助之手,都是对生命尊重,也是对我院“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院训最好的诠释。

策划撰稿/陈春香

编辑/陈令瑶

校对/周攀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