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来这才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临床专家 http://pf.39.net/bdfyy/tslf/171218/5941815.html

免疫力,是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是人体抵抗外界疾病侵袭的能力。但是现代人却很少注意自己的免疫力,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孩子才需要提高免疫力,自已身强体壮的,疾病早就找不上自己的。

其实我们的身体都会受到疾病的侵袭,最主要有两大原因就是低体温,少运动。

白血球可说是免疫系统的中枢,一旦体温上升,就会让它的贪吃和杀菌能力跟着变活跃。

感冒或身体状况不好时,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是因为此时身体的免疫*队正处于奋战的状态,也就是身体正在让体温上升,好让白血球的免疫作用能够火力全开。

现代人的免疫力比以前的人弱

体温比正常值多升高1度C,免疫力就会瞬间提升5~6倍;相反地,体温一下降,就会让白血球的活动力变得迟缓,造成免疫力低落。

从研究了解,当体温下降1度C,免疫力就会下降超过30%以上。现代人的体温越来越低,50年前的日本人平均体温为36.8度C,但是现在却下降到顶多为36.2~36.3度C,而大多数人的体温其实只有35度而已。也就是说,现代人比以前的人,体温下降了近1度C,代表着免疫力也下降了超过30%。

另外,一般人认为癌细胞在35度C的环境下最容易繁殖,一旦体温在39.3度C以上就会凋亡。或许这能说明体温大多是35度C的现代人,为何会这么容易得到癌症。

体温低是所有大病小病的原因。

一旦体温下降、免疫力低落,除了癌症以外的其他各种病症也会很容易发生。体温一下降就会出现的不适症状:

疼痛

头痛、腰痛、神经痛等疼痛,很多是因为体寒所引起的。若疼痛的那个部位连带会感觉热热的,就是身体想办法要加温,好让血液循环顺畅以治好疼痛的证据。

感冒

感冒的英语是「COLD」,正如字面的意思,感冒是由于体寒而引起的。得到感冒或支气管炎就会发烧,这就是为了保护冷掉的身体所产生的症状。

便秘、浮肿

肚子太过冰冷,会让肠胃的运作变迟钝而导致便秘,也会让小便和汗的排泄变差,因而让水分和排泄物囤积在体内,容易造成身体浮肿。

精神疾病

因忧郁症而自杀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寒冷地区居多,由此可看出忧郁症和体寒有关。

免疫力会下降的两大原因:

1、生活中运动减少,身上肌肉变少,身体变冷变寒了

2、过着不运动的"轻松生活"

不使用肌肉的生活造成免疫力下降

现代人的体温低、免疫力下降的一个很大原因,可以说是因为过着便利轻松的生活,不需要运动到身体所造成的。

在50年前,人的平均体温比现在约高了1度C,因为打扫房子时会用长掸子、扫把、抹布清扫;洗衣服时会用洗衣板,用力敲敲打打,将污渍敲掉后,再将衣服一件一件地晾起来,像这样的做家事方法,就是全身运动。而且以前的交通不太发达,走很长一段路买个东西、上班、上课、办事,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现在的社会,不管是吸尘器或是洗衣机这类的家庭电器,都十分普及,所以就算不怎么运动到身体,也能做好家事,不用站站坐坐,也能用一指神功按一按遥控器,将万事都搞定。

因此,我们的运动量变得非常少,使用肌肉的机会也减少了。如果我们不使用肌肉,会有什么后果呢?

人体的体温约有40%使由肌肉负责产出的,而现代人就是因为不使用肌肉,才会造成体温下降。

相反地,使用肌肉,就能让体温升高。一般的情况下,做运动或劳动肌肉到身体稍微开始出汗时,体温会上升1度C,也就是只要我们动一动身体开始流汗时,免疫力也会一瞬间提升5~6倍。

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变少了。

「人体发热器」——肌肉

「肌肉」可产生40%以上的体温,为重要的发热器官,它占了男性约45%、女性约36%的体重比例,可说是人类最大的器官。

举例来说,一位体重50公斤的女性,全身大约会有18公斤的肌肉。你知道我们全身的肌肉,有70%是集中在下半身吗?所以腹部和腿部的肌肉变少,会让体温变低,进而直接造成免疫力变差。

「老化从腿部开始」,意思就是指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集中在下半身的肌肉量会变少,免疫力也跟着变差。

做步行运动对提升免疫力非常有效。做运动锻炼下半身,有助于打造健康的身体。

腹部暖暖的,身心更健康。

中医认为腹部是「正中心」,就是指腹部位于身体的中心处,此处是生命基本的重要部位。摸一摸腹部就能得知身体的各种状况,而其中不得不令人在意的,就是腹部变冷这件事。

「正中心」寒冷则全身都冷,即使怕热的人,若肚子摸起来冷冷的话,也算是「易冷体质」。寒冷会让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但其中又以腹部发冷,最容易让免疫力大幅下降。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肠道里存在着集合淋巴结免疫器官等全身约70%的淋巴组织,因此肠道可说是人体免疫力中心。

此外,全身约有90%的血清素存在肠道中,应该有很多人听过血清素这个名词,它是神经传导物质,目前认为血清素不足和忧郁症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所以负责保护肠道的重责大任,就有赖腹肌了。腹肌无力,肠道就会变冷、变寒,造成免疫力和精神变差;相反地,腹肌有力,腹部温暖,肠道的血液循环就会畅通,身心也会变得有朝气、有精神。

免疫系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先天因素是次要,后天因素才是主要的,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等。因此,在日常生活在中,注意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尤为重要。

激活免疫力的办法

1、充足睡眠

在季节交替时,易出现因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而导致的荨麻疹、带状疱疹等与免疫力下降相关的疾病,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要保证醒来时体力恢复、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8小时,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时。

2、酸奶早餐

美国健康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酸奶可以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并将尿路感染的风险降低47%。

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多吃大蒜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研究发现,常吃大蒜不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防止心脏类疾病。不过,肠胃疾病患者要少吃。

但大蒜素遇热易挥发,建议将其捣碎后放置10~15分钟再吃,让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质互相作用,提高营养价值。

4、常饮蜂蜜水、姜水、柠檬水

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剂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生姜是天然的镇痛剂和解*剂,有一定对抗感染的作用;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氧化性。

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蚀和有害分子的损害,促进免疫系统健康。

5、享受下午茶时光

下午3、4点后,人体精力开始衰退,此时,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点心不仅能补充热量,还能缓解连续工作后的疲劳,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自身免疫系统健康。

6、每周坚持锻炼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一项报告显示,运动能够帮助“冲洗”肺部细菌,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能力。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但在身体基础状况正常的情况下保证每周五天,每次30分钟~60分钟的运动量即可。

7、多晒太阳

保持体内高水平维生素D,就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问题。

一般来说上午十点、下午四点阳光中紫外线偏低,可避免伤害皮肤,每次晒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即可。

8、保持微笑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数量,缓解疲劳,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药。

生活中,要多些积极向上的思想,通过运动、读书、与朋友聊天冥想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

9、冥想静坐是增强免疫力的绝佳途径

打坐冥想能同时强化身与心——加强心理免疫系统,增强心理抵抗力,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免疫系统。

对于身体:由于下半身被盘结,心脏向上半身的供血就会加大,所以短时间内就能体会到头脑清醒,更重要的则是,由于供血量增加,上半身气血循环会明显改善,进而体现为抗寒能力、呼吸系统、脊椎、免疫系统的全面改善。

对于心理:打坐的同时,把心神收回来,守住自己,调整自己呼吸的节奏,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变得绵长,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发热。然后就是恢复了自己的知觉让身体更敏感,知冷知热,哪儿的感觉不舒服,马上有反应。有点贼风虚邪进来,身上皮肤毛孔就能收缩,没觉的人就是敞开大门让敌人都进来了,感觉到自己打嗝,放屁,吐痰,排寒气,这都是增強免疫力的一个主要的表现。

版权声明: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白广阔,中医经络微创疗法创始人。医院院长、医院院长、山东省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骨伤分会经络微创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智库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经络微创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高新技术国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际针灸师、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全国骨病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医讲师团特聘专家中医适宜技术讲师。

二十岁开始学习疼痛,拜访全国各地针刀、软外、针灸、手法等名师大家三十余人,将古中医经络学、朱汉章针刀医学理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与张天民的弓弦力学,以及西医的筋膜理论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理论体系,独创“中医经络微创疗法”,专业治疗颈腰椎病及脊柱相关疑难杂症。从事疼痛工作二十余年,通过临床上上百万病例证明了该疗法的确实有效性,获得病患极大好评!并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文章。取得荣誉:1.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对该疗法给予15分钟专题报道。2.中医经络微创技术年选入中医高新适宜技术;3.年9月被国家卫健委主管、国医大师李佃贵领导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列为全国推广的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4.年10月经络微创技术再次入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5.年11月医院经公众投票、同行业竞选及专家组考核后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与中国商会杂志社评定为全国百佳中医技术科研示范基地,同时中医经络微创技术也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特色特效中医疗法!白广阔院长被专家评委授予“推动中国中医事业发展年度杰出贡献奖”!

6.年6月白广阔院长获得中医资深讲师资格证和中国基层人才数据库优选人才。

7.年10月白广阔院长入选难治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8.年12月中医经络微创技术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评价确认为科学技术成果。

9.年1月白广阔院长入驻新时代?行业专家人才数据库特邀专家。

10.年3月中医经络微创技术荣获中国管理科学院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是一种单纯依靠刃针、圆利针、针刀针刺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和脊柱相关内科疾病的一种效快力宏的单纯针刺疗法。是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微解剖相结合,用传统中医的*帝内经、五行针灸,经络经筋和现代医学里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弓弦力学、肌肉斜刺与颈肩腰腿痛、弓弦应力原理等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深知原理,注重疗效,治疗时不用药物,不辅助手法,不用麻药,治疗过程简短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有朋友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医经络微创疗法的,请扫描下图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