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咬伤不容忽视,伤口要规范处置
TUhjnbcbe - 2024/3/24 18:52:00

夜晚的声音

黑龙江绥化的韩先生半夜被楼上邻居噪音吵醒,曾用锤打墙壁的方式作为提醒。但令韩先生没想到的是,楼上邻居反而找上门殴打自己,还被其咬伤了耳朵。

据悉,韩先生居住在17层,而对方住该楼的18层,韩先生表示对方经常在半夜发出一些噪音,因此常在凌晨被惊醒。实在是不堪楼上的噪音骚扰,才锤墙提醒。随后警方到来处理,医院救治。

近年来,人咬伤的报道较为常见,咬人时有切割、撕扯作用,组织损伤较重;同时,人口腔中有大量细菌,被人咬伤后,若不及时规范的治疗处理,可能会造成创口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人咬伤处置流程

a)伤情评估;

b)伤口处理;

c)预防伤口非特异性感染;

d)预防破伤风;

e)预防病毒感染;

伤口处理

伤口冲洗

无论患者是否曾经自行冲洗伤口,接诊医师都应仔细进行伤口冲洗,为减轻患者疼痛,可酌情进行局部麻醉。推荐使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资质的专业冲洗设备和专用冲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冲洗时应避免水流垂直于创面,应让水流方向与创面成一定角度,以提高冲洗效果并减少冲洗导致的组织损伤。

对于污染严重和就诊延迟(超过6h)的病例,冲洗的同时用无菌棉球或无菌纱布擦拭创面以利于更彻底的清除创面附着的污染物。

对于小而深的伤口,应考虑在解剖学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扩创后冲洗,如不能扩创,应考虑将冲洗设备(如注射器针头)深入伤口中冲洗,避免伤口内水流交换不充分。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残留。

伤口消毒

彻底冲洗后用含碘制剂消毒伤口内部。

清创术

所有严重的人咬伤伤口均需进行清创术,术中应仔细探查伤口,避免遗漏肌腱、血管、神经、骨等深部组织损伤,并避免异物残留于伤口内。必要时可适当扩大伤口,肢体部位沿纵轴切开,经关节的切口作S形切开;由浅至深,切除失活的组织,清除血肿、凝血块和异物,对损伤的肌腱和神经酌情进行修复或用周围组织掩盖;最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彻底止血。

伤口闭合

因为人咬伤伤口的感染风险很高,除面部外一般不应Ⅰ期缝合,并定期评估感染迹象。患者咬伤自己造成的伤口感染率不高,发生在6h以内的伤口在清创满意的情况下,可考虑Ⅰ期缝合。

敷料选择

人咬伤的伤口一般采用导流性较好的惰性敷料,如吸水纱布、灭菌脱脂棉、绷带等;包扎的方式需注意防止过于紧密的包扎,进而造成局部血运障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湿性愈合”的方式加速伤口的愈合。

预防伤口非特异性感染

人咬伤伤口感染的致病菌包括人口腔菌群,如艾肯菌属、A群链球菌属、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普氏菌属等和人表皮菌群,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人咬伤伤口的感染率取决于伤口的深度、位置以及患者的抵抗力,浅表伤口的感染率为2%,咬合咬伤在10%以内,手部的握拳伤或其他伤口的感染率在25%以上。

所预防伤口感染的关键在于尽早正确地进行彻底的伤口清洗、清创及伤口覆盖或闭合。对于非常表浅的人咬伤伤口,不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咬伤手部或生殖区、难以清创的深部伤口、伴有深静脉和/或淋巴受损的伤口、伤口毗邻骨或关节(包括人工关节)、糖尿病和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艾滋病、肝炎、脾切除后、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等)、伴有挤压伤的伤口。

抗生素应选择覆盖人口腔和体表皮肤菌群,包括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覆盖。用于预防人咬伤引起的感染优先选择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类,预防性口服抗生素的时间为3~5天,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后应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素使用。

预防破伤风

根据既往的破伤风免疫情况,合理选择破伤风疫苗进行破伤风预防。

预防病毒感染

被HBV、HCV、HIV感染者咬伤理论上有感染风险,但通常认为感染几率非常低,但如果在咬伤事件中,HBV、HCV、HIV感染的咬人者存在口腔出血,被咬伤者感染风险会增加。

被HBV感染者咬伤,应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并根据既往免疫史,合理进行HBV预防。

对于HCV目前尚无有效的暴露后免疫预防制剂。

人咬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HIV暴露后预防。如果咬人者HIV阳性,病毒载量很高,而且有口腔出血,造成很深的伤口,暴露后预防可与感染专家讨论后考虑施行。

若被狂犬病患者咬伤,理论上有感染狂犬病风险,合理选择狂犬病疫苗进行狂犬病预防。

人咬伤通常发生于纠纷争斗中,尤其是儿童,少数发生于抢劫、强奸等恶性事件中。人咬伤的最常见部位为手和上肢。发生咬伤后有皮肤、软组织等损伤,不可忽视,应尽快就医进行规范处置。

注意伤口的护理,饮食清淡、三餐规律、少食油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理性、冷静、避免冲突的发生与参与。

指导专家:

王传林/医院

刘斯/医院

陈庆军/医院

刘珵/医院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专家组

本文内容为健康科普,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咬伤不容忽视,伤口要规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