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HK)公布全年业绩
收入增长7.1%至人民币.8亿元经调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归母净利润增长16.4%至人民币29.9亿元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5%
香港,年月1日-(亚太商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制药」或「公司」,连同附属公司统称「集团」)(股票编号:)公布截至年12月1日止12个月之经审核财务业绩。重点成果肿瘤创新药--福可维(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目前已获批五个适应症:三线非小细胞肺癌、三线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甲状腺髓样癌和分化型甲状腺癌。--安罗替尼联合TQB(抗PD-L1)用于治疗一线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期中分析,达到预设终点,并已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上市申请。--安罗替尼另有12个新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III期,包含安罗替尼与派安普利单抗联用、安罗替尼与TQB(抗PD-L1)联用,安罗替尼与化疗联用等多种治疗方案,预计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逐步递交上市申请。--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于年1月获批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至今,派安普利单抗已获批两个适应症:三线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另外,派安普利单抗有一个适应症(三线鼻咽癌)正在上市审评过程当中。--F-(艾贝格司亭α,长效G-CSF)目前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F-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与短效和长效G-CSF同时进行过大样本量头对头研究的G-CSF药物,在中美两地完成了临床III期研究,并分别在中美递交了上市申请,预计年将在中国获批。依托其强大的肿瘤销售团队,集团有信心将该产品成功推广并快速抢占市场。肝病创新药--拉尼兰诺(泛PPAR激动剂)是一种口服小分子药物,目前该产品正在全球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临床III期的NASH口服药物,有望填补中国NASH市场空白。呼吸创新药--恩司特韦(CL蛋白酶抑制剂)是一款新型口服COVID-19治疗药物,目前已向国家药监局CDE提交上市申请,或将成为COVID-19治疗领域的优质口服药物。外科/镇痛创新药--抗菌肽产品PL-5是全新设计的首款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该产品目前在国内已完成针对治疗继发性创面感染的III期临床研究,预计将于年内申报上市,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抗菌肽产品。仿制药--截至本公告日,集团年收入人民币5亿以上的仿制药产品(剔除独家产品)均已纳入集采范围,尚未纳入集采范围的仿制药存量业务已经见底,集采风险基本出清。年内,集团录得收入约.8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约7.1%。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约25.4亿元。基于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计算之每股盈利约1.66分,按年减少约82.4%。扣除应占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盈利及亏损(扣除相关税项及非控制权益)、若干资产及负债之公允价值变动及一次性调整之减值(扣除相关税项及非控制权益),流动权益投资之公允价值亏损,股权激励费用,注销部份可转换债券之亏损,可转换债券嵌入衍生部份之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可转换债券债务部份之利息费用、汇兑收益及与外汇远期合约有关的衍生金融工具之公允价值亏损之影响后,经调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归母净利润约人民29.9亿元,按年增长约16.4%。集团流动资金保持充裕,资金储备总额约人民币.6亿元(计入流动资产之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7亿元、计入非流动资产之银行存款约人民币6.5亿元、理财管理产品总额约人民币45.4亿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6港仙(1年:4港仙),连同已派发中期股息每股6港仙,全年合共派发股息每股12港仙(1年:8港仙)。销售:依托强大销售体系,新产品和创新药销售收入攀升集团继续以发展四大治疗领域的创新产品为核心,并从连续多年的高研发投入中获得显著的收益。年内,新产品(五年内上市的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亿元,按年增长19.8%,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从去年的8.9%上升至期内的4.5%。创新药收入达到人民币67.5亿元,按年增长20.0%,占集团总收入比例达到2.5%。年内,集团在抗肿瘤、外科╱镇痛、肝病和呼吸系统领域引领销售贡献。其中,抗肿瘤用药之收入按年增加14.%至约91.9亿元,占集团收入约1.9%。外科╱镇痛用药和肝病用药之收入分别约48.8亿元和8.4亿元,各占集团收入约17%和1.%。此外,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用药和其他等不同领域产品的销售贡献并驾齐驱。其中,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用药之收入分别占集团收入的约10.2%和9.4%。研发:持续专注创新产品研发,重视保护知识产权集团继续专注抗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和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的新产品研发。截至报告期日,集团有在研产品10个,其中抗肿瘤用药5个、肝病用药12个、呼吸系统用药26个、外科/镇痛用药12个,共涉及I类创新产品58个。集团亦十分重视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成员企业积极申报各种专利,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年内,集团提交专利申请1,项及获得专利发明授权项。展望:聚焦四大治疗领域,创新转型步入收获期伴随医药行业的快速回暖,集团将紧密跟踪国家、社会及行业发展动态,适时调整集团发展策略,并积极进行组织整合,优化集团内部组织架构,加速多渠道商业化团队建设,力争实现业务快速发展,业绩稳步提升。根据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等重要文件指引,集团将创新转型作为战略发展核心组成部分,聚焦肿瘤、肝病、呼吸、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布局具有高潜力的同类最佳(BIC)或同类首创(FIC)的创新药项目,并通过自主研发和商业拓展双引擎驱动创新发展。目前,集团创新转型已进入收获期,未来三年将推出十余款创新药产品,四十余款在研创新药有机会在年或之前上市,进一步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实现年千亿港元的营收目标,成为世界级创新医药集团。另外仿制药作为集团维持稳定的基石业务,集团也将持续布局市场前景广、竞争格局佳的特色仿制药产品,通过高效稳定的输出,维持仿制药收入稳步增长。集团将继续围绕「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加速推动海内外合作,促进全球化创新发展。有关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股票编号:)中国生物制药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业务覆盖医药各种研发平台、智能化生产和强大销售体系全产业链。其产品包括多种生物药及化学药,在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及外科╱镇痛等多个极具潜力的治疗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中国生物制药是以下指数成份股:MSCI全球标准指数之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医疗保健指数、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指数,以及恒生港股通指数等。中国生物制药于、及年连续年获《福布斯亚洲》选为「亚太最佳公司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