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运动康复崴脚怎么办
TUhjnbcbe - 2024/6/29 16:26:00

在为中考体育准备的运动训练中,小伙伴们或者你们身边的同学,有没有遇到过崴脚的情况呢?那么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小心崴脚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这就是体育大师课今天这一期内容涉及的问题啦。

崴脚是最常见的急性损伤,学名是「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较为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之一。多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

崴脚后的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皮下瘀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其程度随损伤程度而加重。轻者发生韧带部分纤维断裂;重者则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并引起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同时合并关节内滑膜和软骨损伤。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不小心崴脚,因为问题不严重,所以让很多人对崴脚这个问题不予以重视。但是运动中,脚踝所承受的压力能达到体重的三倍,如果脚踝疲软无力,就使得缓冲能力和动作效率下降,并增加踝关节、膝关节、胫骨的受伤风险。一般程度的扭伤会拉伤关节囊和韧带,严重点可能会导致韧带断裂,患处可出现紫色瘀斑。急性崴脚后如果处理不得当,很有可能留下以脚踝反复崴伤(脚踝不稳)和慢性疼痛为典型代表的后遗症。

研究表明,扭伤过踝关节的人,再次扭伤的风险会增加两倍,也就是说,会形成“惯性崴脚”。主要原因是:

扭伤会对关节稳定结构造成破坏,虽然这种破坏大多能自愈,但不能做到完全恢复如初,不稳定的踝关节自然容易再次扭伤;

踝关节韧带中有感知活动速度、位置等的“本体感受器”,对运动的协调性有重要作用,扭伤会对其造成损伤,从而增加受伤机会。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即“惯性崴脚”时表现:

1.肌肉力量下降

肌肉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在运动中协同收缩,起到提供动力、维持下肢稳定、缓冲震荡的作用。当踝关节扭伤后周围肌力不足或不平衡时,会改变踝关节运动时的力学特性和运动模式,进而引起踝关节失控并导致损伤。

2.本体感觉下降

本体感觉是指人体感受自身位置和运动状态的能力。踝关节出现扭伤后,存在与关节结构内的感受器受损,引起神经传导和反射功能异常,进而引起人体对踝关节所处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知能力下降。

3.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

人体为了应对在运动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干扰,神经系统必须及时发出运动指令,使相关肌肉及时收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踝关节在扭伤后,踝关节周围肌肉的激活会出现延迟,因此当踝关节处在不稳定的位置时,肌肉无法及时收缩来起到稳定的作用,进而出现习惯性崴脚的动作并增加扭伤的风险。

4.姿势控制能力下降

姿势控制能力是指人体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是人体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和肌肉力量的综合表现。在人体完成站立、走、跑、跳等动作时,足部是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而踝关节则是连接足和肢体的唯一关节,也是足部运动的枢纽和支点。因此踝关节扭伤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对外界状态变化的反应能力,进而影响人体的姿势稳定性。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崴脚受伤了,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有医疗条件的时候及时就医,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崴脚时无法及时就医,那我们要懂得正确的防护处理方法。而在进行第一时间处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避开以下几个误区!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误区,是不当操作。

误区一脚踝扭伤马上脱鞋子

有些脚踝扭伤的情况,虽然看似不严重,但有可能是伤害到肌肉、肌腱、韧带或骨头,如果急着脱鞋子特别是比较紧的鞋子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若有瘀青、脚踝严重肿胀、疼痛感剧烈的状况,先不要勉强去脱鞋,最好先送医。

误区二多扭几下或按摩会好得快

崴脚后,许多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转动或者按摩,然而很多时候随便地扭动就会使损伤的部位症状加重。

误区三热敷

很多人都会在摔伤或扭伤之后,拿个热毛巾敷在疼痛的部位,感觉这样会舒服些。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毛细血管出血了,热敷的话使血管进一步扩张了以后,血肿得更厉害,以后的愈合就慢了,如果是骨折的话,那更不能热敷了。

误区四涂抹红花油

毛细血管破裂了以后,涂抹红花油会促使它血液流量加快,使肿胀加重。在损伤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小时之内,如果使用红花油涂抹揉搓,就会加重损伤部位的血液渗出,加重肿胀。

误区五贴跌打损伤膏药

跌打损伤膏药可以让药物通过人体皮肤迅速渗透,产生活血行气,舒筋散结的作用。可是如果扭伤处已经发生了骨折,贴上膏药只会暂时缓解表面症状,骨折的部位不会因此长好,还容易发生错位,最后造成骨骼畸形。

那如何正确处理脚踝损伤呢。对于这一类运动损伤有一个“POLICE原则”希望小伙伴们要学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POLICE原则

Protection(保护):保护受伤的部位,不要让受伤部位出现导致其受伤的相似动作,造成二次损伤。弹力绷带保持踝关节于轻度外翻位,有条件的可以用带气囊护踝支具固定。

Optimalloading(适当负重):目前的研究表明,扭伤后静养对康复来说并无益处,早期消肿及疼痛减轻后,在支具保护下适当负重有利于踝关节韧带的康复。

Ice(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每次10-20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

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

Elevation(抬高):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当出现扭伤后的一周内尽量减少患肢活动,包扎期间尽量穿拖鞋或宽松的鞋子。消肿后走动则应佩戴护踝,并尽量不要做激烈运动,保护踝关节防止再次扭伤。大概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恢复到原来的行走强度,不可太过着急,防止造成再次损伤。

这一期的重点小伙伴们都记住了吗?在为中考体育做训练准备的同时,也好学防护知识应对突发情况哦。五大误区要牢记,POLICE原则记心里。下一期我们会继续给小伙伴们科普一些脚踝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康复崴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