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
是人体运动中最常用的关节之一
也是最主要的负重关节
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损伤
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崴脚
要想在损伤后得到妥善处理
就应该了解一些基本临床知识
避免崴脚后的错误处理
崴脚后的错误处理方式
马上脱鞋
崴脚后可能出现韧带软组织撕裂、小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局部疼痛肿胀等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伤及骨头。如果急着脱鞋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疼痛剧烈时,建议第一时间送医,不要勉强自行脱鞋。
自行活动
有些脚踝损伤看似不严重,实则伤的不轻。还没有确认扭伤的情况时,绝对不能自行转动踝关节,以免损伤部位症状加重。
热敷消肿
立即局部热敷虽然能暂时舒适些,但这样做会造成出血及渗液增加,进一步加剧肿胀程度。正确的做法是24小时内应冷敷,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水肿,24小时后才能热敷。
乱抹化瘀药
红花油、活络油等化瘀药物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立即涂抹化瘀药物,会促使血液流量加快,使肿胀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待扭伤部位不再继续肿胀(大概2-3天)后,再使用化瘀药物。
不愿外固定
由于踝关节扭伤多为内翻损伤,所以80%以上的崴脚会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或断裂,致使脚踝两侧韧带的拉力不平衡。不少人认为崴脚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烦,影响行走活动,不愿固定。其实崴脚后固定制动有助于消肿、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损伤恢复。
拒绝锻炼
在症状明显好转后再进行康复训练,很可能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控制等可减少疼痛和再损伤的发生,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要根据损伤程度而定,也许伤后一周,也许伤后一天。总之要以无痛为锻炼原则,并且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崴脚后应该怎么办
RICE原则
R代表休息
踝关节扭伤后一定不要对扭伤部位进行按摩、扭转和牵拉,以免进一步加重关节的损伤。如果感觉踝关节疼痛难忍,可能伴有软组织损伤甚至会骨折。可先用夹板将其扭伤的关节固定,同时不要随意走动,注意休息。防止进一步扭伤踝关节。
I代表冷敷
扭伤的关节处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或将患处放入冷水中浸泡15--30分钟。利于消除患处的疼痛、肿胀和肌肉痉挛。
C代表压迫
可用8字缠绕法用弹性绷带对患者的扭伤部位进行固定包扎。但不要包扎得过紧,以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E代表抬高
应将患肢抬高,并在患肢的下面垫上一个枕头,使患肢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促进患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避免进一步水肿。在急性期时,可以做一些不负重的锻炼。
治疗师还会这样做
体外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ESWT)利用液电、压电或电磁等发生器产生一种具有高压强性、短时性和宽频性的脉冲声波,透过人体不同结构组织,表现为对细胞产生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切应力,在含有气泡的组织中还会产生空化效应。
拉应力和空化效应可以松解黏连的组织,促进血液循环,修复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压应力可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蜡疗
石蜡疗法是利用加热后的石蜡作为主导体,将温热刺激作用在受伤部位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石蜡比热容大、可保持长时间的温热,皮肤可以在慢慢升温的过程中承受较高的温度,起到镇痛解痉效果,能减轻水肿、利于吸收、使血脉通畅,祛除瘀阻,最终达到减轻疼痛以及促进功能恢复的功效。
功能贴扎
贴扎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可缓解踝关节扭伤症状,增加关节稳定性,提高功能,预防踝关节扭伤反复发作,阻止进一步损伤起到良好作用。
佩戴辅具
佩戴辅具被认为是目前预防踝关节扭伤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应用广泛的防护手段。无论对于既往病史者还是伤愈康复阶段的患者,踝护具对踝关节的保护和踝关节扭伤的愈合仍然具有显著效果。
为了避免造成自我伤害
崴脚后不管轻与重
还是建议第一时间就医
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
就应该保护好踝关节
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
郭仲华.崴脚自我诊疗5误区[N].中国中医药报,-1-29().
孔健,杨洋,薛建华,刘佳佳.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交通医学,,33(6):-.
杨建荣.急性踝关节扭伤康复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杂志,,37(04):-.
热波特·肉孜,陈平波.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80).
王荷琴,李哲,郭钢花.蜡疗、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v.16(32):+.
编辑:石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