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重庆奉节,我首先想到的是奉节季橙,不过这两天,奉节季橙没有奉节老师火。
说是重庆市奉节县西部新区第一小学6岁女童琪琪,因午休作业未完成,被班主任廖老师用带有齿钉的板子进行殴打,导致双侧臀部大面积淤青,至今住院治疗7天。
作业没完成就被老师打得住院了,这老师不敢惹,太舍得下手了。“带有齿钉的板子”让人一下就联想到虐待、体罚、暴力等画面。
在琪琪妈发现女儿身上大面积的淤血后,琪琪最开始还谎称是同学打的她,不敢说是老师打的,在父母长时间开导下,才勉强说出真相。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敢说同学而不敢说老师?
我记得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作业错题太多,导致老师气急败坏,把我的作业本撕了,回家后我只敢说是同学玩耍时不小心撕的,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同学而不敢说老师。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害怕父母知道错题太多会打我,又也许是因为害怕老师知道我出卖她会报复我,毕竟她是大人我是小孩。
我想,也许琪琪跟我那时候的想法差不多吧,毕竟老师的手段不是一个6岁小孩能抵御的;
再则,很多包括我在内的家长,都习惯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说老师最大,把老师说成了天。甚至孩子在家调皮时,也把老师抬出来吓唬孩子,导致在孩子的心中,老师比父母还要凶,父母的话都可以不听,但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所以在和老师发生矛盾的时候,孩子就只有一味的惧怕和退让,宁愿把责任推到同学身上,也不敢说老师半点不是。
琪琪的伤情
愤怒的琪琪家长在跟廖老师对质后,医院。
在医院的琪琪一直高烧不退接近41℃,直到1月4日病情才出现好转。
医院诊断书上显示:琪琪为双侧臀部挫伤、上呼吸道感染。
医生说孩子被打后,伤患部发炎导致高烧,才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医学术语就是这么奇妙,让很多外行人听到就想尖叫,不知情者以为会把命要。
其实挫伤是指在钝器作用下,造成以皮内或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例如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臂淤了一块但是皮肤没有破口,损伤只是皮肤与皮下组织,则可以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挫伤;症状是臀部肿胀、疼痛,伴有或不伴有局部渗血、水肿.晚期可能出现皮下青色瘀斑等.
琪琪这个臀部挫伤也好理解,也就是屁股在钝器作用下,形成了淤青。
“伤患部发炎导致高烧,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看来有点严重,经常在电影里看到那些受了枪伤或刀伤的人,没有及时治疗就发烧了,接着没过多久就嗝儿屁了,不过这都是导演的安排,现实生活中早就打控制住了。
廖老师有话说
廖老师说自己最近因为此事深受困扰,在琪琪家长第一时间打电话质问时,她就确认是打了琪琪,具体情况如下:
琪琪是有能力完成作业,但没未完成,她很生气,气得都快死了;借了一个按摩板,就往她屁股上打下去,连续打了五六下;琪琪不使劲哭,又不躲,导致她认为板子打不痛。打完才发现软板子上面有许多小齿,结果屁股紫了;打也打了,孩子不说我也不说。第5条是我自己加的,有感而发,因为我发现逻辑不对:
没完成作业就生气,没很正常,恨铁不成钢。我看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也都有想死的冲动,但琪琪不是你的孩子,你是恨铁不成钢呢还是恨他不听命令不尊重你?连续打了五六下,这场景我好像在还珠格格里见过,容嬷嬷咬牙切齿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但总也得有个开场白啊,就算是仇人见面也会说个:“看招”,你这个二话不说直接行动不妥,不讲武德。不使劲哭就是说也还是哭了的,怎样叫使劲?要多大的劲才合格?躲没躲我们也不知道,6岁的孩子不躲的不多,条件反射也会挪一挪,何况都打挫伤了,换你你也会躲,不合常理。打完才发现板子上有小齿,不怪你,因为当时你没按常理说开场白,直接动的手,但既然紫了说明下手不轻,你对自己孩子下得去这样的手吗?她跟你有世仇?既然发现都打紫了,为何不及时进行一些处理?怕被人知道?还是认定孩子不敢告发?
学校在行动
在琪琪妈反映情况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始着手处理,奉节县教委就此事还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廖老师在第一时间表示愿意承担责任并支付了医疗费用,学校也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包括做出扣除绩效奖和年度绩效分的处罚,目前廖老师已经停课接受调查。
不过学校对廖老师的此举还是有些诧异,因为廖老师任教已有十几年,之前从未出现过类似事件且教学成绩非常好。她是刚从六年级下来的老师,据说上一届她带的学生,班级成绩排名全县前10。
这么看来,这廖老师还是有些技术的,不管之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事件,至少她近期工作成绩很不错,“班级成绩排名全县前10”。也就是说既育了人,也育了学校,是县里和学校的栋梁。
琪琪妈很不满意
廖老师当时已经发现打伤了琪琪,但并未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她认为廖老师刻意隐瞒。这点跟我的想法差不多,不同的是琪琪妈是在生气,而我实在惋惜。任教已有十几年,也算是老教师了,这混迹江湖的基本要素她没吃透,失去了自首的最佳时机;从事发至今,廖老师以及学校从未当面正式道歉;学校对廖老师也仅是“批评教育”,没有更深入的处罚。感慨
以上的种种行为,让琪琪妈及家人非常气愤,这可以理解,毕竟谁家的孩子都是宝,哪能让外人这么给欺负了。
站在家长的角度,借用廖老师自己说的:巴不得把她五马分尸。
看来,她还是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招人愤恨的,那既然你都知道招人愤恨了,咋不先道个歉?
看看你在班级群发表的表示
先用了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不一样、喜恶不一样、结果不一样,一共四个不一样,啪啪啪啪,想说明什么?可能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认识问题,对这个行为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样了吧。
接着来,“孩子不躲”、“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不想细说”、“已经被告了”。第一次遇到不躲的孩子?第一次遇到教育孩子还被告的事情?还是第一次遇到一时情急而出手打人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啊!
你也不想细说,你得说啊,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就算不用我们知道你也得让琪琪家知道吧?
已经被告,千万别破罐子破摔,亡羊补牢、回头是岸也是好教师,做个榜样出来。
还有,唯一的一句带有歉意的“悔不当初”是悔什么?说句对不起的软话吧,让我们相信你是后悔动了手。
最后,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我能理解琪琪妈现在的心情,但一切还等调查组结果出来后再作考虑。虽然你们是受害者,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尽量以孩子健康为主,让事情平和地解决,望琪琪能尽快恢复正常。
也希我们大家都引以为戒,老师、学校、家长和孩子能够统一目标,真正做到有效的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