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内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通过免疫反应破坏和损伤自身组织、细胞成分,进而使得组织的损害和器官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累及到血液、关节、肌肉、骨骼以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等等,遍及全身各个系统。
自身免疫性疾病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另一种是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特异性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多,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的病因尚未明确,根据大多数病例来看,可能与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破坏了机体自身免疫平衡状态而导致的。致病因素有病原体感染、物理因素、饮食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需要注意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遗传倾向性,有患病家族史的人患病率要比普通人群要高。
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错误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患者会出现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和相应的功能障碍。但是因为受损的组织器官会因人、因病情而异,因此这类疾病没有典型的症状,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不会缩短预期寿命要根据患者患的疾病类型以及接受治疗的程度和治疗领域的进展来综合考量。
在疾病的类型方面,能够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甚至是带去致命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很多,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等。疾病类型会影响寿命是因为很多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有些疾病本身的致死率就非常高。
虽然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人的预期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接受积极、正规且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积极接受治疗、配合医生的患者肯定要比其他患者的预期寿命要高。另外治疗领域的进展即药剂的研发等方面也会影响预期寿命。
甲减患者如果治疗及时是不会影响到预期寿命的,但是甲减患者要定期复诊、终身服用相应的治疗药物等。只要将甲功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是不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预期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