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总觉得孩子走路是O型腿或X型腿,需要进行
TUhjnbcbe - 2025/1/15 17:02:00

王玉琨 

主任医师

医院
  小儿骨科

对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如外伤、畸形、肿瘤、感染等有一定的诊治经验,擅长小儿关节镜、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

孩子O型腿?X型腿?

缺钙?

穿纸尿裤弄得?

等等!!!

你是不是对O型腿、X型腿有点误会?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腿型O型或X型,姿态异常,心中各种疑问。怎么看都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开始焦虑,寻找各种方法让孩子的腿直起来,比如绑腿。

其实,婴儿期宝宝都会有类似O型腿的时期。

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时,整个身体呈蜷缩状,双腿和双脚都是环形、呈“O”型形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旧会保持这种弧度。穿纸尿裤导致宝贝腿型的变化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等到宝宝学会走路、蹲起后,下肢承受的重量会逐渐增加;随着负重应力的作用,为了适应生理需求,宝宝下肢就会进行自我调整,逐渐变成X型外观。

随着宝宝的成长进入青春前期,韧带的抗拉能力增强,进一步在负重应力的作用下,7~8岁左右孩子的双腿基本长成和成人一样的外观。

也就是说:

正常2岁之前的宝宝都是O型腿;

2岁以后逐渐变成X型腿,到4~5岁左右腿型X程度往往最为明显;

6岁以后X型弧度逐渐减小,7~8岁左右时双腿才会长成和成人一样的外观。

只要了解了这个规律,宝爸宝妈心中有数,就不难应对宝宝的腿型发育过程了。

有不少宝妈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成人就是O型腿或X型腿,又重新引爆内心的焦虑。

确有一些因素会导致腿型变化。除了遗传和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外,佝偻病以及长期不良姿势导致下肢骨骼肌肉受力失衡可能会导致腿型的变化。

O型腿或X型腿,缺钙?

我们之前的文章也讲过,现在的营养条件基本上都能满足钙的正常摄入量,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因为补钙量少而致O型或X型腿,甚至扁平足的情况。

孩子过了半岁以后,除了牛奶、配方米粉,家长还应适当给宝宝一些营养丰富的辅食,比如菜汁、肉泥、果泥等,提供钙的来源。

此外,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一定量的维生素D摄入也可以帮助钙的吸收,但超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对身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

医盟爸爸提醒: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该摄入多少钙、尤其是该补充多少维生素D,一定要遵从儿童保健医生的医嘱。

不管O型还是X型,只要双侧对称、活动不受限,双腿力量也都正常,孩子在相应的年龄阶段里出现O型腿和X型腿都属正常的生理发育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双侧外观明显不对称、尤其又伴随着关节运动范围和运动方向的不对称,家长就要格外注意,应及时就医。

如何判断孩子双侧下肢是否对称?

让孩子立正,站立在矮凳上、双脚与肩同宽;家长蹲下、视线和孩子膝盖等高,正视孩子的膝盖,分别从正前方和正后方进行观察。

对于小婴儿,可使其趴在床上,家长双手分别握持孩子足部、维持两腿伸直而达到观察目的。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扁平足和外翻足。

孩子趴着的时候,手握孩子的两个脚,踝关节能够伸直,向上勾脚、向下勾脚都能够顺利完成,双侧活动范围都是对称的,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家长有任何怀疑,医院进行专业判断。

儿童骨头成分很多都是软骨成分,而且韧带和关节囊都比较松弛,所以除了腿型异常之外,同样也可能出现双脚外观的异常如扁平足(即小孩儿没有足弓或足弓相对低)、走路的时候两腿呈外翻状态,宝爸宝妈要顺其自然。

尤其在负重和走路的问题上,不应该操之过急。经常会有家长托着四五个月大的孩子的腋窝,让孩子过早的腿部负重(站立、走路),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正常发育并不有利,不建议过早地承重。

小月龄的孩子本身韧带松弛,负重状态下韧带就会不断地受到牵拉,变得更松弛,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软组织性的不稳定,那就会更加重O型腿、X型腿和扁平足的状态,不利于小孩正常的下肢的生长发育。

孩子走路内外八字?

一般来说,两岁之前的宝宝都有O型腿状态,下肢呈轻度内旋,所以孩子学步初期通常呈现内八字的步态。随着负重和下肢轴线逐渐接近成人,内八字的状态也会逐渐获得改善。

但是,如果家长发现2~3岁后孩子仍然处在很明显的内八字走路的状态,或者两边内外八字不对称的状态,医院就诊,以便排除一些病理状态。

注:医盟爸爸

1
查看完整版本: 总觉得孩子走路是O型腿或X型腿,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