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手腕扭伤为啥反复不好有个原因可能您没想到
TUhjnbcbe - 2025/2/7 16:37:00
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生活与工作中您是否曾经做过某些动作而扭伤了手腕?比如用力拧瓶盖、拧毛巾和被单、拧紧螺母、扭断一根物体、举太重的哑铃,或者走路、运动时摔倒用手撑地等。是否发现扭伤的部位最常出现在手腕的尺侧?是否在扭伤时伴有低沉的“啪嗒”音,随后出现疼痛和手腕发力障碍?

也许不少人有过手腕尺侧扭伤的经历,但由于扭伤后一般不出现明显的肿胀和淤青,所以大家不太在乎,以为只是筋受点伤而已,过几天就好了,不着急处理。然而有人过了一周、两周、一月,还是不见好,并且一转动手腕就疼,连拧毛巾、开电动车和摩托车拧油门时都疼,根本不能像以前一样随便拧东西了,甚至有人还老觉得活动手腕时候出现弹响。

一般来说,关节部位软组织伤的愈合时间是3~6周,如果超出这个时间没见好,您是否考虑过是否有什么结构受伤了?这个时候建议就不要再等了,干脆去找大夫检查一下吧,完善一个腕关节核磁共振(顺便说一下,核磁共振是没有辐射的,不用担心),明确是否出现了多数人想不到的一个问题—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腕关节核磁共振

不瞒您说,一般以拧东西扭伤手腕反复不好的来做核磁共振,不少人被发现存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损伤。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是手腕扭伤后反复不好的主要根源!!!

这个结构的损伤是很常见的;有人来就诊的时候表现得很着急,因为自身觉得伤情不大,但很难好,影响干活,特懊恼。干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还是一起来认识它吧,顺便懂得如何处理它,经过正确处理,大多数人还是能逐渐恢复的。

什么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简称TFCC)是分布在腕关节尺侧(下尺桡关节和尺腕关节之间)的一个复杂结构,其由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盘(简称TFC)以及连接在软骨盘周围的韧带、关节囊、肌腱腱鞘等共同构成,核心就是三角纤维软骨盘。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是腕关节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的坚韧组织复合体,对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承受、传递和缓冲压力的作用。

三角纤维软骨盘边缘的韧带在维持下桡尺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在腕骨向尺骨的负荷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数时候,当我们作腕关节的旋转活动时,桡骨和尺骨之间的压缩力被来自三角纤维软骨两侧边缘韧带的相互张力所抵消,以维持腕关节的稳定。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围的韧带

但是再坚强的组织,也可能有受伤的时候,比如当手腕极度用力过猛扭转、韧带张力达到极限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急性损伤,从而出现三角纤维软骨盘以及周围韧带、关节囊组织的撕裂损伤。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示意图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后的一些常见特点:

█如此重要部位的扭伤,刚开始时许多人却是不太在意的,原因就是:

伤处肿胀不明显!!!

为什么?因为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围血管不够丰富,不像踝关节和膝关节韧带周围分布有较多血管,因此扭伤后不像崴脚那样即刻出现血肿和淤青。就是因为这个肿胀不明显的特征,蒙蔽了大众的眼神,觉得无伤大碍,于是继续干活。笔者及身边的同行也曾在手术操作中拧钢板的螺丝时出现损伤,仍能坚持到手术做完。

█虽然扭伤后肿胀不明显,但继续劳作或者活动后,就会出现如下的症状:

1.手腕尺侧疼痛

①静息时可有轻~中度的疼痛,大部分人能耐受,讨厌的是扭转手腕时疼痛会突然加重,比如拧毛巾、开电动车或摩托车拧油门的时候,甚至端碗吃饭、洗碗和洗脸都会引起疼痛,有时还会有摩擦感或卡咯声音(响声是因为撕裂的软骨盘翻转卡压到关节内所引起的)。

②压迫腕关节也可造成疼痛,例如做俯卧撑、起床时手撑到床面。

③手腕尺侧有固定的压痛点,手腕向桡侧倾斜或者背伸时引发疼痛。

2.手腕力量减弱

①影响手腕部发力,握力降低,不能像以前那样发力。

②手腕和前臂旋转力量降低,如拧毛巾、瓶盖、螺母等都不如伤前。

█由于扭伤后肿胀不明显的特性,所以造成一个不好的现象:

多数人既没有及时固定,也没有及时就医!

不少患者是因为过了急性期(一般是2周)之后,仍反复出现腕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发力才来就医的,往往错过了早期最佳的固定时期。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治疗:

█急性期(伤后2周之内)的治疗方案:

治疗的第一原则:及早固定,越早越好,无论伤情轻重与否,早期固定是首选的方法。能够在扭伤后立即获得固定是最好的,固定的时间是4~6周,最好坚持24小时不间断固定。固定的方法最好是石膏,稳定性最佳,固定最可靠牢固,利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撕裂组织获得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修复,但石膏固定期间不宜拆卸。其次是护具(护具包括护腕和支具),护具可以随时拆卸,支具一般要定做或者网购,护腕需要跨过腕关节和掌骨范围,最好是带有支撑作用的金属片,护具稳定性比护腕好一些,但护腕比支具佩戴舒适。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固定的方法和类型,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腕部石膏固定腕部支具护腕

虽然局部肿胀不明显,但早期仍建议适当冰敷,每次15分钟,4~6次/天,利用冰袋或者将冰块放在保鲜袋内进行冰敷,在冰袋与石膏、支具、护腕之间利用餐纸或者薄的毛巾隔开,避免弄湿。有人担心隔着护具(护腕、支具)冰敷还能起到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冰的冷效应是可以透过护具的。关于冰块的制作,告诉大家一个简单小方法:用保鲜袋灌进合适的自来水,放在冰箱的急冻层,几个小时之后就有冰块用了。

冰敷

可选择一些外用的非甾体消炎镇痛乳膏和贴膏,比如酮洛芬凝胶、双氯芬酸钠乳膏或者双氯芬酸钠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减少口服药物带来的胃肠道刺激。跟大家分享一个外用乳膏的小提示:急性期由于炎症比较明显,第一支乳膏可三天内用完,每天4~6次,每次挤出1~1.5cm长度(相当于每次刷牙时挤出的铺满牙刷的牙膏长度),涂在伤处皮肤表面后作同心圆揉圈直至药膏完全吸收。第二支乳膏在一周内用完,每天3次。每个疗程约2~3周。每次涂完乳膏后及时戴上护具。

外用乳膏

█急性期后(受伤2周以后)的治疗方案:

继续石膏固定,或者坚持24小时不间断佩戴支具、护腕。洗澡要不要解开支具或护腕?如果能坚持,最好不解开,可利用保鲜袋套住不弄湿它。坚持不间断的佩戴取得的效果与断断续续佩戴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在三角纤维软骨盘复合体未愈合之前,任何不稳定的力学因素刺激都有可能导致刚愈合粘连的疤痕重新撕裂开,使恢复时间延长。急性期后仍可继续外用消炎贴膏(打石膏期间就不需要了,石膏不可反复拆卸),消炎贴膏可单独使用或者先涂上乳膏吸收后再贴上贴膏,一般可继续使用2~3周。尽量选择西药贴膏,可减少皮肤过敏反应,中成药贴膏需注意有无皮肤过敏,过敏者使用时间不宜太长。贴上药膏后注意记得戴上护具。

关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治疗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或许是这个:能否带着护腕或支具从事原来的工作及日常生活或者运动?关于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首先从治疗的依从性来看,医生希望患者能做到绝对固定是最好的,最利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修复,因此才有打石膏这一说法。但是现实中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仅有极少数人能接受石膏的固定,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护腕或者支具,毕竟大众普遍认为这个损伤不至于让他们放弃原来的工作、生活及运动状态。

这也是非常矛盾的,既要伤情好转,又有顾及工作与生活、甚至爱好的运动,如何去平衡它们呢?平衡的原则或许只有这样:要么干脆长痛不如短痛,暂时停下工作与日常一些活动及爱好的运动,坚持不间断佩戴护具4~6周,待撕裂的组织生长牢固后再重新恢复原来的状态;要么带着护具继续工作生活、运动,延长佩戴护具的时间,数个月内均佩戴着,以时间换取康复进展的空间。

有没有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能固定比较稳定(虽然不能与石膏固定相比),又可以带着不耽误工作生活甚至运动呢?我想这是每个伤者共同的愿望,包括笔者自己也会考虑这个问题。

方法是有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但也有得有失!

笔者举个身边的真实例子:一个从事整形外科专业的同行也出现了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工作,笔者建议她本人买了一些弹力绑带,并将它们按照医疗物品消毒标准进行合格消毒,相当于无菌物品,每次手术操作时,在带好无菌手套后,再缠上消毒好的无菌弹力绑带,帮助她顺利完成手术。做到了工作与保护手腕两不误。

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同类型的护具(护腕、支具),可以满足各种人群的具体需要,现将护具佩戴的一些心得和建议与大家交流。

◆尽量不要选择以下这种直筒的短护腕,这种护腕一没跨过掌部,二没有支撑作用,稳定性能较差,起不到确切的固定作用,只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早期选择以下这种长度足够、跨过手掌、有金属条支撑的、有一定厚度的护腕,既佩戴舒适,又能坚强固定。因为要长期佩戴的,可以买两个轮换。

◆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运动需要选择以下类型的护腕,既能不妨碍手指活动,又能限制腕部,一举两得。

◆夏天可以选购或者定做一些透气轻便的支具,爱美人士也可以私人订制这种彩色的支具,医院康复科或者一些专业的康复机构可以定做,网上也有定做。当佩戴一段时间的支具,病情出现好转之后,可以改为佩戴护腕,长期护具也很不方便。

为啥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容易反复不好,需要严格佩戴护具?

反复不好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手部活动太多太频繁了,导致撕裂的组织无法安静地愈合。各位想想,在这快节奏的现代,我们每天能做到不动手吗?不可能,最起码得看手机吧。因此,这个损伤的治疗核心就是制动与固定—佩戴护具(当然最好还是石膏)。根据笔者在临床中的观察,诸多受伤超过数周的伤者,坚持佩戴护具后仍能好转,原因是固定后局部出现疤痕生长、产生粘连,腕部尺侧得到稳定,疼痛就会缓解。

何时能摘下护具自由活动?

关于何时摘下护具这个问题,就有点讲究了,如果是急性期能够及时佩戴护具的,3周是必要的,4~6周最好。但不是说到了时间以后就永远不用再佩戴了,后期如果感觉还有疼痛或者活动多了之后又有疼痛,必须要重新戴上保护。在干一些重体力活时也要预防性的戴上保护。甚至有时候不得不将戴护腕接纳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长期一段时间內要佩戴护腕。

反复不好最终怎么办?

如果佩戴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护腕(比如半年以上)都没法好,并且戴护腕很难受,那该怎么办?如果是这样,那就复查一个腕关节核磁共振吧,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有没有愈合的迹象。如果没有任何进展或者撕裂范围增加,那就降低一下自身的期望值,将工作强度和运动量适当减少。或者可以考虑接受腕关节镜微创手术,将撕裂的组织碎片清理、修整或者修复。由于腕关节空间较小,操作困难,手术应由有经验的大夫完成。

手术修复示意图关节镜下修复示意图

感言:非常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到文末,说句实话,笔者也曾因用力过大而扭伤手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由于本人及时并坚持佩戴了长时间的护腕,加上后期的握力训练和手腕背伸、尺偏的力量练习,终于能够得到了康复,但平时活动增多时仍有隐隐的痛感,有时还需重新戴回护腕。对于活动较多的关节部位受伤(比如腕部),有时候康复过程是比较漫长的,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毅力,方得始终。

#百里挑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腕扭伤为啥反复不好有个原因可能您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