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玲:小村里的致富女能人
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一个事业有成的女强人,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身份,如今却在一个人身上实现了。她,就是镇赉县嘎什根乡二力把村村民徐凤玲。
1990年,徐凤玲嫁给了自幼患小儿麻痹的丈夫程云启,全家就靠徐凤玲一个人操持。为了摆脱生活困境,经过细心的观察,她发现本村水田种植面积很大,磨米厂却很少,于是她东挪西借凑钱开起了米厂。就是这一次商机,改变了徐凤玲家的生活。不仅当年就还清了全部外债,还在之后的两年又更换了一套中型设备。一家人的日子也日渐红火起来。
敢拼敢干、怀揣梦想的徐凤玲此时已经不再满足小打小闹,通过了解市场,走访农业专家,她把适宜本村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推广给村民,并负责回收。2002年又先后两次到南方考察,看到优质米在南方供不应求和先进的加工设备所带来的科学化生产,徐凤玲下定决心将米厂再次扩大规模。2003年,徐凤玲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县、乡两级*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厂房,投资20余万元购买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凤玲厂子加工的大米因米质好加工科学而远销到北京、呼和浩特、浙江、上海等大中城市,而且供不应求。此时,为了占稳市场,发挥品牌效应,她又为自己的米业注册了程记米业商标,以全新的包装打入市场。
如今,程记米业公司磨米场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厂房50余间,机器设备300余万元,雇佣工人60余人,年加工量30000吨,赢利200余万元。
[采访:徐凤玲:有句老话叫“致富不忘众乡亲”,这些年我经营稻米加工脱贫致富了,真的不能忘记乡亲们对我的支持,所以我愿意在收水稻时高于市场价,雇佣工人时也多倾向于乡亲,带领他们共同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