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一帮同事在爬山后,出了一身大汗。吃过晚饭后,大家又一起去泡温泉。寒冷的冬夜,没有比泡一泡温泉再让人觉得惬意的事情了。
泡温泉临近尾声,大家从大游泳池里出来,准备到休息大厅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走在路上的时候,一位瘦瘦的女同事突然间就歪了身体,软绵绵地倒在了路边。好在大家都是医护人员,就地检查,发现她的呼吸心跳脉搏都还好,就没有像有些不懂的媒体报道的急救那样,给她做心肺复苏。大家把她头低脚高抬到休息大厅里,盖上保暖的被子,去掉枕头,脚垫高,静静地等待。她慢悠悠地醒来,羞红着脸,喝了一杯热水,终于恢复了。
如果我们不是专业人员,大家肯定要虚惊一场。
但是,温泉浴场的工作人员一点都不紧张,据他们说,这种晕倒的人,经常会遇见,通常躺一躺就好了。
昨天晚上,我就在我们一个医生群里讲了这件事情,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随着天气变冷,泡温泉的人多了以后,全国各地因为跑温泉而出现的意外,遇见发生很多起了。从公开的报道看,已经有好几起死亡事故发生了。因此,我今天来写这个我文章,如何安全地泡温泉。
一、不要单人泡单池。
许多温泉浴场都有各种小池可供单人或者情侣两人泡浴,这些小池比较安静,可以享受单人或者双人世界。从公开报道的资料看,大部分的致人死亡的案例,都发生在单人泡单池的时候。泡浴的时候晕倒在水里,却没有能够发现,很容易倒在水里,因为溺水而死。因此,泡温泉应结伴而泡。如果一个人去泡浴,应该选择有别人的浴池去泡,以免意外。
二、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温泉要慎重。
年11月26日下午3点,某地温泉浴场,一位80岁客人在泡温泉的时候晕倒,在医护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早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虽经过全力抢救,根本就救不回来。推断死因,老人是死于心脑血管意外。温泉的水温比较高,出了浴池,冬天里空气的温度又比较低,因此,进出温泉浴池,会有比较大的温度差。温度高,体表皮肤和软组织的血管会扩张,温度低则会收缩,泡温泉前后温度差很大,这种血管扩张和收缩会很剧烈。正常人,可以承受这种变化,但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就承受不了这种剧烈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刺激心脏收缩,心脏或脑部相对性暂时缺血,心脏为了代偿做工致使心跳加快,心耗氧增加,短时间心脏会缺血、缺氧。再加上泡温泉的时候,出汗多,血容量会减少,因此血液容易出现粘稠。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引发心脏心肌梗塞或脑脑卒中等。
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只是心脏病患喔),最好避免泡温泉。
原则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去泡温泉,如果真的要去泡温泉,也要尽量使得这种温度差的变化不要太剧烈。先泡温度低的池,在一次升高温度。结束的时候,又依次从高温到低温,在出水回休息厅换衣服。
三、不要空腹泡温泉,也不要吃太饱马上泡温泉。空腹泡温泉,就算正常人体格强壮的人,也容易因为诱发低血糖而晕倒。当然,也不要过饱泡温泉。太饱了,血液都跑胃肠道去消化食物了,也会因为突然的皮肤血管扩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晕倒。吃饱饭后过1小时后泡温泉,会比较安全。
四、不要喝酒后泡温泉。喝酒本身会扩张血管,酒后泡温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扩张太严重,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晕倒。
五、泡温泉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一般不要超过半小时。泡温泉中和泡温泉后,要及时喝水补充因为出汗而丢失的水分。
六、皮肤有伤口,有各种感染症状的人不应当泡温泉。女生月经期,怀孕初期和临近孕产期的时候,不宜泡温泉。因为这些情况下,容易引发感染。
最后,我们来谈谈,在泡温泉的时候,看到别人晕倒了,我们该如何帮助他。
首先,帮他离开水池,就地平卧,通过呼吸脉搏意识的判断,迅速判断他是不是心跳呼吸骤停了,如果呼吸心跳骤停了,应该立即呼救,叫人帮忙拨打,同时,就地心肺复苏。有关心肺复苏的内容,可以参见我的其他文章。
其次,如果判断他还有呼吸心跳脉搏,千万不要去做心脏按压,这点千万注意。心脏按压是救命之举,会给清醒的人造成巨大的痛苦,按压到位可以救人,也容易压断肋骨,给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你可以将他移到通风处,保持平躺或头部比心脏低的姿势,也就是通常的头低脚高的体位,并注意保暖。同时可以轻拍对方的臂膀,或呼唤他。当对方逐渐醒来之后,可给他喝水,可以是普通的热水,最好是电解质水、盐巴水或稀释的运动饮料。然后,让他休息一下就好啦。
最后,祝各位在寒冷的冬天,能够安全地泡个舒服的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