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新技术手段和与真实生活之间互相融合
王志东:我是一个比较老的使者了,已经在互联从业很多年。在谈社交之前,我对主题谈一谈想法,就是关于分工的问题。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这个标题很好,我最喜欢的是文化融合,我觉得这个关键词最能够打动我。只有在融合的情况下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新的想法、思想能够迸发出来。而且融合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我们经常说为什么美国整个国家是一个很创新性的国家,因为她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关系,因为是移民国家,所以可以融合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进来。我们在国内看到几个经济比较活跃的地方,比如说北京是一个移民城市,也是很强的文化融合。深圳也是一个新移民城市,也是有文化的融合。所以我认为文化的融合能够产生创意的。
李颖:这种文化融合的原动力是什么?
王志东:譬如说很多新移民,我是北京新移民,很多人去了美国成为美国新移民,我觉得不同的问题会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和角度让你看待问题,让你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你原来看不到的地方,这是第一。第二,文化的融合,比如说新移民进来,我一上来白手起家,一张白纸,我没有任何的包袱,没有我必须继承的东西。
李颖:与新媒体有啥关系?文化融合是不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技术的驱动呢?
王志东:我后面要讲的就是这个。其实新媒体我们看到,刚才说到第二个话题就是不同的分工,在新媒体产生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其实是在互相融合和互相适应。比如说刚才提到微视频,微视频就是希望内容制作能够适应阅读习惯和终端设备,它是一种适应。我们反过来,比如说ipad的出现又是让新媒体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够适应这个内容。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以前一些传统媒体的内容要互联化,其实是挺辛苦的事情,你要把杂志变成站,要设计新站才可以。现在有了ipad以后,我看到电子杂志太简单了,基本上把杂志扫描过去就ok了。但这种情况在5年前、10年前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手机的分辨率能不能到达这个阶段?而且扫描以后几十兆的东西不可能传到手机上,我们只能用其他的方法。但有了ipad以后,让人的阅读习惯和内容制作的习惯能够回归到传统。这种传统的回归其实也是一种互相协调、互相融合的过程。我觉得在融合过程中能够产生很多的创意。也包括我们说iPhone、ipad,我们说乔布斯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创造力?我们认为他自身就是文化融合的特点。比如说大家津津乐道的,他就是艺术和科技结合,他很强调这两个结合。第二,还是西方的科技文化和禅宗文化的结合。其实很多的结合在他的产品里面是真正能够体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回到我刚才第一块所说的,我认为所谓新媒体是有了互联这种技术之后,他能够在信息制作、传播和处理过程中,能够给你产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的灵*就是在于融合。刚才说到社区的概念,我也可以从这里延伸,其实社区也是一种融合,融合什么呢?新的技术手段和与真实生活之间的互相融合、互相让步、互相妥协。我尽量靠着你,你也尽量照顾我,最后你会变成最后这两种生活方式能够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我想这才是最根本的。
当然了,一说到社区其实有很多种分类。比如说facebook是以个人关系来互相交接出来的。新浪微博也可以是一种社区,这种社区是以信息的传播为核心。QQ也是一种社区,他在互相之间的通讯、沟通,如果按照这样的划分,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形态还会有很多,会有其他的。这些形态上你能够把融合发挥、发展下去的话,我相信在未来的1、2年之内还会有新的社交平台出现。而这些可能会对产业,或者对消费者都会是一次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