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有约关于颈椎病的那些事儿,您都了
TUhjnbcbe - 2020/9/28 12:10:00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37171.html
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金霉素软膏消脂肪粒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1454.html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排名第二。现如今,颈椎病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已经加入到了颈椎病的大*中,并以可怕的速度逐年提升。而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近1.5亿人患有颈椎病。那么为何会得颈椎病?颈椎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症状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合并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1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2

神经根型颈椎病

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本病较多见,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尤以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有效。

(南华附一李学林教授带领骨病中心进行阅片)

3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因此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4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致椎动脉受累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脊髓型颈椎病略为多见,因其中大多是由于椎节不稳所致,易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故住院及需手术者较少。本型主要引起头痛症状。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6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变继发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所致。临床上相对少见,因而易被误诊或漏诊。本病的典型表现为吞咽障碍,单纯的食管压迫型颈椎病患者少见,约80%的病例尚伴有脊髓、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因此,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其他症状。

为什么会患上颈椎病?

颈椎的退行性病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包括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小关节退变、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和*韧带肥厚或内陷等。这些后天继发性因素,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和椎管矢状径减少,从而构成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时如再有其他局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脱出、椎节的外伤性位移及其他占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经受累症状。

头颈部外伤

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有些人是因为颈椎先天发育不好,导致先天性小椎管。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明显增加。颈椎管狭窄者除在颈椎退变基础上易出现压迫症状外,在遭受外伤后容易损伤脊髓。甚至轻微的外伤了易于发病,且症状较严重。相反,椎管经线较大者则不易发病,且症状亦较轻,此外,椎管矢状径对颈椎病的预后亦有影响,大椎管者不仅对各种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收效较快,再手术率低,预后较佳,复发率较低。

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颈椎骨骼的变异与颈椎病的发生有着一定关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且与颈椎病发病相关性较大的畸形是颈椎先天性融合。由于椎体融合,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关节原有的活动量势必转移至相邻的上下椎节。当颈3~4以上椎节先天融合时,其下一椎节由于负荷增加而使该节的退变明显加剧,甚至出现损伤性关节炎,如同时伴有椎管发育性狭窄,则其发病时间更早。而椎管宽大者,或是靠近上颈椎者,其发病则较迟。

慢性劳损

所谓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1不适当的体育训练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2不当的工作姿势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办公室人员、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除因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外,在屈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也大大高于正常体位。此外,由于同样的原因,某些头颈常向一个方向转动的职业,如手术室护士、交通警及教师等亦易引起颈部劳损。3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因疲劳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劳损,并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调而波及椎管内组织,从而加速了颈椎的退变进程。所以在临床上常可发现有不少病例的初发症状是在起床后出现的。

如何预防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注意纠正日常生活中与工作中的不良体位,如减少长时间低头及颈椎固定姿势,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建议伏案工作学习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或仰头5分钟,以放松颈肩部肌肉;保持坐姿时应当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以使头、颈、胸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加强体能训练坚持慢跑和游泳,心肺功能和体能的锻炼都非常有效,并且训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严防外伤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以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睡觉时选用合适的枕头选择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的薄枕,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睡觉时垫于头和颈部下面,以防颈部落空。加强肌肉功能的锻炼在工作间隙或业余时间,做颈部的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锻炼,增强颈部肌群肌力,增强颈椎稳定性及应变能力。锻炼方法可参医院颈椎力量锻炼方法。颈椎力量锻炼方法

伸展运动:面朝前指尖放于头后;头向后45度弯曲,同时用手施加阻力;维持3秒钟,重复10次。

侧弯运动:面向前指尖放于耳上;头向肩部倾斜,同时用手施加阻力;维持3秒钟,重复10次。

弯曲运动:面向前指尖放于额部;头向前曲,同时用手施加阻力;维持3秒钟,重复10次。

旋转运动:头向前指尖放于颞部;转头望肩,同时用手施加阻力;维持3秒钟,重复10次。

此套动作可以有效的加强颈椎肌肉力量,对预防落枕有很好的效果。

颈椎活动操

文章的最后,医院运动医学训练师教大家一套简单的颈椎活动操,让我们的颈椎放松放松。

热身运动: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再来一次~

左顾右盼: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两个8拍。

摇头晃脑: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仰头望掌: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

颈项争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左右手。

伸颈回望:双手向前平伸叠掌,努力向前伸颈到最大限度,做扩胸运动,头向一侧回望,保持两秒钟,换另一边。

友情提示若出现手麻、上肢放射痛、下肢无力、走路踩棉花感等症状,医院就诊,以明确病情并获得进一步的诊疗方案。

编辑:顾圣洋

责任编辑:张树贞

审核/监制:鞠斌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有约关于颈椎病的那些事儿,您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