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院15T超导核磁投入使用
TUhjnbcbe - 2020/12/17 19:37:00

扫码购买

图书简介书名:关节外科诊治策略定价:.00现价:.00ISBN:3作者:无版次:1出版时间:-01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分为四部分,共31章。分别阐述了常见疾病的诊疗策略;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处理;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处理。全书从关节外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到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以关节疾病为主,阐述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围术期和并发症处理的诊疗手段、典型病例及诊疗流程。

目录目录**部分常见疾病的诊疗策略第1章骨关节炎3第2章强直性脊柱炎14第3章类风湿关节炎24第4章急性化脓性关节炎35第5章慢性化脓性关节炎42第6章骨关节结核48第7章骨坏死57第8章髋关节发育不良第9章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第10章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第11章骨软骨病变第12章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第13章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第二部分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处理第14章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处理概论第15章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镇痛第16章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血液管理第17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第三部分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第18章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第19章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及处理第20章肢体不等长的预防及处理第21章假体松动的处理第22章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第23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缺损的处理第四部分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处理第24章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处理第25章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并发症第26章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后冠状位不良力线的处理第27章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第28章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失稳的处理第29章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的处理第30章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第31章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处理在线试读:**部分常见疾病的诊疗策略一、概述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老年性骨关节病,是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退变,继发骨质增生。本病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年龄是其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当今世界老龄化进程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将会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更大影响。体重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节负荷随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增加而增大,造成关节表面软骨退变加速。另外,与人种、性别、地理位置及遗传易感性也有一定的关系。外伤对关节软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可诱发和加速退行性病变的发生。调查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人群中,60%的男性和70%的女性都存在一定的膝关节退变。*近的一项人群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60%有明显的骨关节炎X线改变,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近70%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退变与Heberden结节。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OA和继发性OA。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OA,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后者是指继发于关节外伤、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炎性关节病、地方性关节病、其他骨关节病等。两类OA有时很难鉴别,问诊和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继发性OA的诊断。本病按照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OA和放射性OA。前者伴有明显的OA临床症状,而后者无临床症状,只有OA的X线表现。二、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膝、髋、手(远端指间关节、第1腕掌关节)、足(第1跖趾关节、足跟)、脊柱(颈椎及腰椎)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1.疼痛大多数骨关节炎患者因关节疼痛而就诊,以无法确切定位的深部疼痛多见。本病*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疼痛多表现在活动后发生或加重,休息后好转甚至消失。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疼痛在阴冷、潮湿和雨天会加重。急性发作期疼痛剧烈,多伴有关节肿胀、僵硬和关节内摩擦音。有些患者晨起下床或关节保持固定位置过久,可有关节疼痛,即静息痛。若患者缓慢活动关节,一段时间后疼痛可消失,关节功能可恢复。疼痛发生可受天气变化影响,空气湿度增加、大气压降低均可能促使关节疼痛症状加重。2.关节僵硬关节发紧、活动迟缓称为关节僵硬,它可单独存在和(或)疼痛伴随出现,有些情况下,僵硬在疼痛出现之前即存在。与疼痛一样,关节僵硬也受天气变化影响。患者可出现晨起或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僵硬感,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3.关节活动摩擦感多见于膝关节。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患者在主动或被动活动时出现关节接触面反复摩擦作响的感觉,这多因关节面不规则或关节内碎屑所致。显著的关节活动摩擦感具有诊断意义,有时会伴有关节活动摩擦音。4.关节肿胀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部位触及骨赘。关节肿胀可由关节渗液、骨性突起和滑膜炎等导致。除了远端指(趾)间关节外,骨关节炎受累部位很少出现红、热等炎症表现。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由于关节肿痛、活动减少、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引起关节无力,活动受限。缓慢发生,早期表现为关节活动不灵,之后关节活动度减小。还可因关节内的游离体或软骨碎片出现活动时的“绞锁”现象。骨关节炎患者多在关节活动时自觉摩擦感,晚期出现活动度下降、活动不便和关节无力的情况。关节疼痛、僵硬、关节畸形、关节面形态异常、骨质增生、软组织挛缩、肌肉痉挛与萎缩及全身失适应状态均可导致负重和活动关节功能丧失,引起关节无力和活动障碍。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常规一般均无异常变化。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ESR轻度升高。继发性OA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出现滑膜炎者可有关节积液。一般关节液透明、淡*色、黏稠度正常或略降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可显示轻度白细胞增多,以单个核细胞为主。滑液分析有助于排除其他关节疾病。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帮助确诊OA,而且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性和**反应,及早发现疾病或相关的并发症。X线是常规检查方法。放射学的特征性表现为软骨下骨质硬化、软骨下囊性变及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等,严重时出现关节变形及半脱位。这些变化是OA诊断的重要依据。放射学表现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功能状态并没有严格的相关性,许多有明显影像学改变的关节并无典型症状,而有典型症状的关节仅发生轻微的影像学改变。关节间隙变窄不仅是由于关节软骨含量减少,半月板损伤和软骨被挤压也是重要原因。X线片于早期并无明显异常,一般在数年后逐渐出现关节间隙狭窄,表明关节软骨已开始变薄。关节间隙在非负重时正常,承重后出现关节狭窄。病变后期,关节间隙有显著狭窄,软骨下可有微骨折征(microfracture),而后出现骨质硬化,*后关节边缘变尖,有骨赘形成,负重处软骨下骨质可出现囊性变,形成典型的骨关节病征象。CT及MRI检查可在早期发现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的异常改变,但不推荐常规使用。磁共振检查仅有助于发现关节相关组织的病变,如软骨损伤、关节滑液渗出、软骨下骨髓水肿、滑膜炎和半月板或韧带损伤;还可用于排除肿瘤和缺血性骨坏死等。超声有助于检测关节少量渗出、滑膜增殖、骨赘、腘窝囊肿、炎症反应,也有助于鉴别手的侵蚀性和非侵蚀性OA。四、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依据,骨关节炎的诊断并不困难。目前,国内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年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手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②10个指骨间关节中,骨性膨大关节≥2个。③掌指关节肿胀≤2个。④远端指骨间关节骨性膨大>2个。⑤10个指间关节中,畸形关节≥1个。注:10个指骨间关节为双侧第2、3远端及近端指骨间关节,双侧第1腕掌关节。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③+⑤条可诊断。2.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1)临床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有骨摩擦音。③晨僵≤30min。④年龄≥38岁。⑤有骨性膨大。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⑤条,或①+④+⑤条可诊断。(2)临床+放射学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X线平片显示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min。⑥有骨摩擦音。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3.髋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放射学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髋痛。②红细胞沉降率≤20mm/h。③X线平片显示骨赘形成。④X线平片显示髋关节间隙狭窄。满足①+②+③条,或①+②+④条,或①+③+④条可诊断。4.特殊类型OA的表现特点(1)原发性全身性OA:以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第1腕掌关节为好发部位。膝、髋、足趾关节和脊柱也可受累。症状呈发作性,可有受累关节积液、红肿等表现。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将其分为两类。结节型: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女性多见,有家族聚集现象。非结节型:以近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性别和家族聚集特点不明显,但常反复出现外周关节炎。重症患者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及C反应蛋白**等。(2)侵蚀性炎性OA:常见于绝经后女性,主要累及远端及近端指间关节和腕掌关节。有家族性及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受累关节出现疼痛和触痛,*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强直。患者的滑膜检查可见明显的增生性滑膜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血管翳的形成。少数患者*终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A),有的患者合并干燥综合征(SS)。X线可见明显的骨赘生成和软骨下骨硬化,晚期可见明显的骨侵蚀和关节骨性强直。(3)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idiopathicskeletal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特殊的脊柱骨质增生症,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肥胖者较多。病变累及整个脊柱,特别是颈椎,呈弥漫性骨质增生,脊柱韧带广泛增生骨化,伴邻近骨皮质增生。但椎小关节和椎间盘保持完整。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肩背痛、发僵、手指麻木或腰痛等症状,病变严重时会出现椎管狭窄的相应表现。X线可见特征性椎体前纵及后纵韧带的钙化,以下胸段为著,一般连续4个或4个以上椎体,可伴广泛骨质增生。五、鉴别诊断1.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在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缓慢起病,少数急性发作,严重者多脏器受累,持续时间长。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肿胀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实验室检查显示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2.急性风湿热发病急,全身症状重,持续时间短。关节表面皮肤呈红热。受累关节疼痛、压痛,严重为游走性,无关节功能障碍。多伴发心脏病变。X线检查无变化。 3.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有晨僵。X线检查显示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脊柱韧带钙化,呈竹节状改变。实验室检查显示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正常,HLA-B27为阳性。类风湿因子多属阴性。4.银屑病关节炎本病好发于中年人。起病较缓慢,以远端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跖趾关节及膝和腕关节等四肢关节受累为主。关节病变常不对称,可有关节畸形。病程中可出现银屑病的皮肤和指(趾)甲改变。5.痛风性关节炎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常累及第1跖趾关节和跗骨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表现为关节红、肿、热和剧烈疼痛。血尿酸水平多升高,滑液中可查到尿酸盐结晶。慢性者可出现肾损害,在关节周围和耳郭等部位可出现痛风结节。六、**策略由于O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过程,只能进行增殖修复**。但由于破坏速度比修复速度快,故虽然**方法很多,却无一种可以特效根治的方法。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总体**原则是非药物**与药物**相结合,必要时手术**,**应注重个体化。骨关节炎**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改善关节功能,使关节结构保持完整,消除炎症,逆转病情。无症状的骨关节炎不需要**,症状明显者可采用有效的**。1.非药物**(1)运动疗法: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运动康复疗法**OA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要注意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合理的关节肌肉锻炼:关节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进行有关肌肉或肌群的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对不同受累关节进行不同的锻炼,如手关节可做抓、握锻炼,膝关节在非负重情况下做屈伸活动,颈椎和腰椎关节进行轻柔的不同方向活动。有氧运动: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2)物理**:热疗、水疗、电刺激

扫码购买

推荐阅读:《放射学非官方指南:例骨科X线片实践(全彩注释完整报告)》《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图谱》《疼痛的症状与体征图解(第3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15T超导核磁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