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1.5T超导核磁投入使用
我院最新引进1.5T超导磁共振,该设备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图像清晰,可多层面、多角度扫描病变,摆脱了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尤其参数多,多方位成像,信息量大,对软组织分辨力高。目前MRI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可以检查身体所有的实质性器官,由于具有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和高分辨率、无创伤、无辐射的特点,对神经系统、五官、胸部、腹部、盆腔、血管及骨骼肌肉系统等全身各系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MRI检查适应症:
1、神经系统病变: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外伤等,为应用最早的人体系统,目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较为准确、及时,可发现早期病变。
2、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脏病、心肌病、心包肿瘤、心包积液以及附壁血栓、内膜片的剥离等的诊断。
3、胸部病变: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可以显示肺内团块与较大气管和血管的关系等。
4、腹部器官: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腹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腹膜后的病变。
5、盆腔脏器;子宫肌瘤、子宫其它肿瘤、卵巢肿瘤,盆腔内包块的定性定位,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肿物等。
6、骨与关节:骨内感染、肿瘤、外伤的诊断与病变范围,尤其对一些细微的改变如骨挫伤等有较大价值,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7、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检查注意事项:
1、安装人工心脏起博器者及神经刺激器者禁止做检查。
2、颅内有银夹及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做检查。
3、心电监护仪不能进入MRI检查室。曾做过动脉病手术、曾做过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瓣膜者禁止做检查。
4、各种危重病患者:如外伤或意外发生后的昏迷、烦躁不安、心率失常、呼吸功能不全、不断失血及二便失禁者等等。
5、检查部位有金属物(如内固定钢针钉等)不能检查。
6、妊娠妇女慎做检查,如有可能怀孕者,请告知检查医生。
7、请将病历、X线平片、CT片、既往MRI片等资料随同带来MRI室供参考。
马主任
刘主任
&医院磁共振室开启云诊平台服务,疑难问题通过云平台会诊,医院专家的诊断服务,诊断正确率更高,技术更有保障。
&我们将为您提供热情、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祝您早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53岁的宋女士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右肺占位,得知这个结果后宋女士一时不能接受,大哭大闹几天后最终在家人劝说下住院治疗,经过更加仔细的检查后医生怀疑宋女士得的并不是肺癌,而是一种罕见的肺发育畸形。宋女士在排除手术禁忌后选择了手术治疗,而最终的诊断如同医生术前所预料的一样,宋女士所得的是一种罕见的肺发育畸形——肺隔离症。
什么是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pulmonarysequestration,PS)又叫支气管肺隔离症,是临床罕见的先天性肺动脉血管发育缺陷。在胚胎发育初期肺组织发生脱离时,肺毛细血管与背主动脉逐渐吸收。若萎缩发生障碍而残存,就形成了主动脉异常分支,并且会牵拉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和支气管分隔开,形成独立的隔离肺。异常动脉供血的部分肺组织形成囊实性肿块,可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感染,易被误诊为肺炎、肺囊肿、肺部恶性肿瘤等。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导致漏诊误诊。
肺隔离症的分类
根据异常组织有无完整的胸膜与正常肺组织分界,通常将肺隔离症可分为叶外型肺隔离症及叶内型肺隔离症。
1.叶外型肺隔离症常发生在胸腔、膈肌、膈下等部位,左侧多见,男女比例3:1.完全独立于正常的肺,由单独的胸膜包裹,可与一些疾病并发。在先天性膈疝的新生儿中,约5%伴有此类问题。
2.叶内型肺隔离症常见于左侧,好发于肺下叶中央基底段及后侧基底段。产前没有诊断出来的多表现为后天反复发作的肺炎,甚至形成隔离肺内脓肿。感染时囊腔内为脓液,其常与支气管或邻近肺组织的气管交通
肺隔离症的诊断方法
很多肺隔离症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仅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要诊断支气管肺隔离症是比较困难的。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BPS的异常动脉和引流静脉已可明显显示,其诊断价值已经得到明显提高。常见的诊断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X线检查:
叶外型肺隔离症的胸部常显示均匀、三角形、尖端指向肺门的阴影。
叶内型肺隔离症在胸部X线片上,见下叶内及后基底段紧贴膈面有一团密度均匀增深的阴影,大多为圆形、卵圆形,少数可呈三角形或多边形,边界一般较清晰,其长轴指向后方,提示与降主动脉有联系。如合并感染并与支气管相通,则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带液平的圈形阴影,与肺囊肿影像相似。囊壁厚薄不等,周围有炎变影像,阴影大小可随病情病程演变而改变,感染时增大,炎症吸收后缩小,但绝不会完全消失。
2.胸部CT检查
肺叶内隔离症最常见的CT表现为局灶性透亮或不规则囊腔,伴或不伴有液体。较少见的表现包括囊和结节,多发扩张的血管、软组织肿块,黏液嵌塞和钙化灶。
肺叶外隔离症CT表现为均匀密度或边界清楚的肿块,偶可见囊性区。
3.磁共振成像
在鉴别肿块囊性、实性、出血和黏液成分,MRI成像优于CT。磁共振血管造影也可准确显示血供。
4.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造影术和选择性供血动脉插管可以用于显示静脉引流,尤其是用于怀疑肺外隔离症患者。
肺隔离症的鉴别诊断
异常动脉供血的部分肺组织形成囊实性肿块,可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感染,所以肺隔离症易被误诊为肺炎、肺囊肿、肺部恶性肿瘤、异物继发支气管阻塞、复发性肺不张等。鉴别的关键在于显示病变肺体循环供血。
肺隔离症的治疗
1.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2.叶外型隔离症患者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肺、安全结扎异常动静脉,校正可能合并的畸形,但若无任何症状时,可暂不行手术。
3.叶内型隔离症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者,应考虑手术治疗。由于合并感染,导致粘连严重和血管迂曲,一般不行单纯局部切除,需要做肺叶切除,在分离血管时相对困难
总结:
肺隔离症是一部分肺从正常肺叶中隔离出来
肺内隔离症与邻近肺相连,而肺叶外隔离症为独立胸膜包绕
肺内外隔离症的动脉血供来源于主动脉
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BPS的异常动脉和引流静脉已可明显显示,其诊断价值已经得到明显提高
肺隔离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