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由于其抗菌疗效确切,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而护士是临床用药的直接操作者,在用药过程中我们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跟着小护一起来看下吧~??????
阿奇霉素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阿奇霉素的给药途径有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方式,禁止肌肉注射和静脉推注。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时临床上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吸收迅速,不良反应轻,用药相对来说更为安全。
注意:对于国产的阿奇霉素胶囊制剂大多建议口服给药的最佳时间是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对于进口的片剂和干混悬剂可以与食物同服。
静脉给药
1、配置方法:注射用阿奇霉素用适量的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置成0.1g/ml,再加入ml或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为1.0~2.0mg/ml,用次为每日一次。
注意:阿奇霉素的用药浓度不得大于2.0mg/ml。
2、对首次使用者,开始滴速可在每分钟10滴左右。观察6~7min,如无不良反应发生,可改为正常滴速。给药开始后的30分钟内,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反应和病情变化。
3、滴注时间:当药物浓度为1.0mg/ml时,滴注溶液总量为ml,滴注时间为3小时。当药物浓度为2.0mg/ml时,滴注溶液总量为ml,滴注时间为1小时。
4、静脉输注完毕,应让病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去。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尽量避免与其它药物合用,含铝、镁的抗酸药能降解阿奇霉素口服制剂的血药浓度峰值。与茶碱、抗凝药和用能提高其血药浓度,因此要尽量避免多药合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奇霉素为什么要用三天停四天?
我们在临床上用药前,经常会问到患者之前有没有用过这个药物,如果用了,那么用了几天?或者给患者首次用这个药的话,时间上也限定三天,有时候患者及家属会表示不解,如果用药后病未好为什么不能继续吃呢?
其实这主要是与阿奇霉素独特的药动学特征有关系,阿奇霉素在全身组织中分布广泛,在体内的代谢很慢,在人体组织内药物的半衰期时间可达68小时,对于消除较快的患者,停药四天后,在体内的残留量大约还有12.5%,对于消除较慢的患者,停药四天后,在体内的残留量大约还有25%。
也就是说,在阿奇霉素用药三天后,即使停药,在体内阿奇霉素的浓度可持续3-4天的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临床上会用三天停四天的原因。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消化道反应
消化道反应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在用药时避免空腹用药,此外为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可遵医嘱给予维生素B~mg加入液体中静滴。
对于呕吐剧烈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对腹痛患者给予关心体贴,通过心理护理、放松疗法等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慢输液速度,必要时停止输注该药物。
2、疼痛反应
由于阿奇霉素极易引起局部血管刺激症状,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局部杂症。
操作时要选择较粗的外周静脉,保证一针成功,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重视患者主诉,观察穿刺部位,防止渗漏;天气寒冷时用热水袋保暖,以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3、过敏反应
用药前要仔细了解病人既往阿奇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史和过敏史,有无其他药物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是否过敏性体质等。对有阿奇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史者应禁用,有其他易感因素的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予抗过敏治疗,必要时作好抢救准备。
参考文献
1、张俊,王春婷.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报告[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5,9(3):42-46
2、张雪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上中国医学创新.,5,7(14):-
3、李皓.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干预措施研究[J].上医药论坛杂志.,5,30(9):35-36
1、静脉输注甘露醇又外渗?80%的护士都做错了这一步!2、注意!硝普钠使用不当竟可致死亡!小心救命药变成*药!3、静脉补铁过快会导致低血压?临床补铁这些问题需警惕!4、留置针软管断裂入血,你不得不知的紧急处理措施!护理工作年终总结大全免费领!
护士、护士长、护理部工作总结
多份优质范文及模板,助你轻松总结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