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受伤之后的疑问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运动、以及运动还会痛,是不是受伤的地方还没有好?今天的文章就要来说明肌肉受伤之后正常的恢复流程。
肌肉受伤的分类
分三种:
肌肉挫伤:被外物撞到,产生瘀青受伤;
肌肉拉伤:一用力,肌肉瞬间收缩的力量太强,肌肉就拉伤了;
肌肉撕裂伤:被东西划破皮肤,像被刀子割到,肌肉被划开受伤;
(除了第三种,前两种占了运动肌肉受伤的9成。)
受伤的肌肉长怎样?
肌肉受伤就像布被扯破一样,中间会有个洞,洞旁边还会有被扯烂掉的肌肉。
洞口两边的肌肉会分开来,洞里的神经和血管也都坏光,这时候再拉肌肉就会把洞越扯越大,如果你不是天生主角命,自愈能力超强,伤口一下子就复原,建议受伤之后不要动来动去把洞越拉越大。(如下图)
受伤的肌肉复原流程是什么?
分成三个阶段
1~3天清疮期:
这个时期,身体会把洞附近扯烂掉的肌肉清一清,只留下好的肌肉。如下图
3~14天生长期:
等洞口清好了,身体会用第一型和第三型的纤维细胞在洞口架起神奇的架子来,把肌肉破掉的洞固定好,好让洞口两边的肌肉开始长新的肌肉出来,神奇的架子也会越搭越坚固,这个架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粘连。到了第七天,新长出来的肌肉跟架子接在一起,神奇的事就发生了,架子会开始缩小,让两边的肌肉越来越靠近,血管会开始分布在新长出来的肌肉,神经也会开始连接。如下图
8~21天重塑期:
会跟上一个生长期同步进行,让新长出来的肌肉、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变成熟,重新开始工作。第10天的时候搭在洞口的架子会坚固到可以被拉扯,不太会被扯开来,这时候就可以开始作动作比较大的动作,不用害怕伤口再被拉开洞口两边的肌肉在21天时会接在一起,你的肌肉就修补好了。如下图
受伤的肌肉要注意什么?
1.不要乱动
7天内受伤的肌肉还是脆弱的,收缩太用力,就可能啪的一声,肌肉被拉破,整组打掉从头来过,还可能有肌肉纤维化的危险。
2.什么时候可以动呢?
建议受伤10天后,等洞口的纤维架子够坚固了,再来让肌肉收缩或伸展,拉扯受伤的肌肉。
3.避免肌肉萎缩
受伤后马上可以开始做等长的肌肉收缩,让肌肉保持力量,等长收缩是肌肉收缩,但没有动作产生,就是我们常在说的hold住,想像手伸直去推墙壁,这时候手有在用力,可是从旁边看起来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4.把代偿的动作练回来
肌肉受伤后,身体为了保护它,会让肌肉避免动作,把原本的工作分配给其他的肌肉做,这就叫代偿,代偿是正常的现象,短时间的代偿是OK的,经过21天,有些人的代偿会消失,但是有些人就开始一直用代偿的动作做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扭伤脚之后,都会觉得脚怪怪的,因为身体已经习惯用代偿的动作,换句话说,肌肉恢复健康了,但动作没有恢复健康,这会让身体很容易再次受伤。
受伤的肌肉多久可以开始运动?
建议在受伤过后10天开始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动作,像是正常的走路、手抬高,这个时候肌肉受伤的部分开始变得变得坚固。新的肌肉会乱长,需要开始动作,他们才会长的像原本的肌肉一样,让肌肉的功能恢复正常。
受伤过后21天,这时候受伤的肌肉已经完全长好了(肉体的部分),但是他的动作还没有恢复,动作要恢复,需要大脑知道怎么使用这个肌肉,开始轻松的运动,像是慢跑,轻松的打球,重量训练可以帮忙大脑学习怎么使用新的肌肉,避免因为不会使用新的肌肉,一直使用旧有的肌肉,产生代偿的状况,造成身体有新的受伤。
如果受伤不好让身体复原会发生什么事?
肌肉受伤后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完整复原,中间如果不小心二度受伤,会让整个过程打掉重来,复原的时间就被拉长,可能还会留下肌肉纤维化或钙化的状况,会严重的影响肌肉的力量,还会造成不可逆的疼痛及组织的变化,轻微的状况可以用超声波、打针、冲击波来帮忙改善;严重点会需要动手术切除纤维化或钙化的肌肉,手术过后需要更久的时间来让身体恢复。
所以受伤之后最好让肌肉好好休息,依照复原的时间流程来给适合的照顾,才能快快的复原,肌肉健健康康的长出来。当肌肉复原之后,要避免再次受伤,就要看看身体的动作是否有出现代偿,如果代偿没有恢复,很有可能会再次受伤。
重点整理
1.肌肉受伤需要3周的时间才会完全复原。
2.肌肉受伤后10天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动作。
3.肌肉受伤后21天可以开始运动,要避免碰撞性运动。
4.肌肉受伤后的沾黏和功能需要运动刺激肌肉才会恢复。
5.受伤后不好好恢复,会让肌肉产生纤维化及钙化,严重影响肌肉力量和造成疼痛,严重会需要动手术移除纤维化及钙化的部分。
来源:康复小南宁。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拒绝关节置换,必选和派圆针!中华和派圆针,已获得国家专利认证,针尖独具特色,分为圆润弹头和扁铲钝口形,且针身较粗而长,松解铲拨治疗的力度和范围也具有优势,形如火龙般安全灵活地游走于骨关节软组织间,更加安全。让更多的基层医生更加容易掌握和临床运用,为当今人类社会发病率最高的颈肩腰腿疼痛治疗道路开辟了一条捷径。
自信来源于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学习和派圆针技术,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和派圆针技术。多年临床见证,覆盖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等疾病领域,奇效千万人见证!传承中医瑰宝,凝聚不朽医*,和派圆针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无可估量!
“拒绝关节置换,医院手术的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圆针并不是一把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生命能量的,不仅是医者手的延伸,更是能量与治疗心念的呈现,这就是仿生能量学设计赋予和派圆针生命的意义。
——和派圆针发明人何峙君
中卫联疼痛培训全国免费统一咨询热线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