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病就是其中之一,大多发生于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
张女士(化名),46岁,晋中市祁县人。两个月前,她在出门散步时,左脚不慎扎进了一颗长约2公分的钉子。如果是普通人,脚底扎进钉子,可不早就疼的跳起来了,可张女士却没多大感觉,流血也不多,她顺手就把钉子拔了出来,也没当回事儿。一个星期后,张女士的爱人看出了异常,指着她的脚问道:“你这是咋的了?左脚又红又肿的,好像化脓了吧?”张女士这才翻过左脚仔细看了看,只见扎入钉子的伤口处并没有愈合,还裂开了,周围已经肿了起来,明显是破溃、感染了。明明已经伤成这样了,可为啥我没多大感觉呢?”张女士一边纳闷,一边去村卫生所做处理。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张女士的伤口仍然没有愈合迹象,裂口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还时不时向外流出脓液,散发出一股腐臭的味道,到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了。她和爱人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赶紧医院就诊。
太糖二病区接诊医生为张女士做了详细检查,她很快被确诊为糖尿病足,且情况比较严重,内部软组织已感染溃烂,再耽搁下去,她的左脚恐怕就保不住了。
原来,张女士患有糖尿病多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底下,白细胞的游走性和吞噬能力降低,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的存在等,微小的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并且感染后使血液中的促凝物质增加,局部氧耗增加,使局部缺血加重而发生坏疽。
最后,经医院积极的降糖、抗感染、营养神经、清创、换药等专业治疗后,张女士的足部肿胀逐渐消失,溃疡面逐渐愈合,顺利康复出院。
医院二病区主任张永红副主任医师指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小看足部的一点异常,哪怕是一丁点外伤,都要认真看待,咨询专业医师。有的糖尿病患者脚上起了水泡,水泡破溃后,很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侵袭与感染。患者脚趾出现水泡,可能是穿的鞋子不合脚,可能是走路时间过长,或者是患者下肢出现了明显的病变,或者是用温度过高的水洗脚而烫出的水泡。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注意,穿鞋子的合脚不合脚,磨出水泡或者烫出水泡以后,没有认真对待,水泡破溃后,就很容易感染而导致糖尿病足。这时候,一医院进行抗糖等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截肢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