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个怎样的“小手术”
能让一个直男疼得浑身湿透?
日前,一篇关于“肛周脓肿手术”的微博突然火了起来,相信喜欢“网上冲浪”的朋友们一定不陌生!
微博截图
有一天,程序员小缺忽然感觉自己的“菊花”边上深处长了一个包,打个喷嚏、咳嗽一声“菊花”都会很疼。他以为是痔疮,一周后疼痛没有丝毫好转,医院检查,医生说:这不是痔疮,这是肛周脓肿,要开刀。之后就是小缺手术及术后的经历,他确实没想到,“菊花”的一个小手术,居然能疼得他浑身湿透,疼痛指数高达%!
原来我们以为的痔疮,不一定就是痔疮。据专家介绍,很多患者在问诊时以为自己得了痔疮,但经过确诊后才发现和痔疮一点关系也没有。事实上,除了肛周脓肿,还有一种容易和痔疮混淆的疾病——肠癌。
痔疮?肠癌?傻傻分不清楚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患病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临床数据显示,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即属于晚期,约有9成的直肠癌患者在发病初期错把肠癌当成“痔疮”。
把痔疮和肠癌混淆,这个误区可以说是相当“要命”了!痔疮和肠癌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来,现在就带你研究。
痔疮到底是个啥东西?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民间素有“十男九痔”、“十人九痔”的说法。从发病部位来说,痔疮是肛门和直肠下端的小肉球,这个肉球里面是一些软组织和血管,常伴有瘙痒、疼痛或者便血等症状。痔疮来袭时,患者简直“苦不堪言”。
痔疮有内痔和外痔之分,内痔分布在肛门和直肠交界线以上的部位,外痔分布在肛门和直肠交界线以下的部位。痔疮很多时候都是阵发性加重的,比如吃了火锅、辣椒,痔疮会充血感染,严重时可能会有便血,但很快会因为病情好转而停止出血。
如果出现持续便血,出血量逐渐增多,或者伴有肚子痛等症状,那就有可能是其他问题,比如肠癌。
肠癌又是个啥癌?
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大类,它发病隐匿,早期绝大部分是没有症状的,甚至肿瘤进展到一定的阶段,患者都有可能全然不知。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包括大便带血(尤其是血色暗红、有粘液)、排便习惯有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腹疼或者贫血。医院检查,很有可能已是中晚期。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发现了,痔疮和肠癌其实是两码事。之所以让人傻傻分不清,是因为它们都是常见病,发病部位相近,都会引起便血症状。仅凭症状来看确实不好分辨,况且有些肠癌患者也会伴有很明显的痔疮或肛门不适感。
总结一下:要想准确分辨痔疮与肠癌,可以从发病部位、大便出血颜色、是否有黏液、血液与粪便是否混合这四大方面去区分。如果实在琢磨不透,医院就诊。
痔疮与肠癌的症状区分
以下高危人群注意了!
肠癌iswatchingyou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最新《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1.45岁以上人群;
2.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者;
3.有结直肠息肉病史的个体;
4.曾行治疗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个体;
5.大便隐血阳性患者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
6.直系亲属中有患结直肠癌的人,筛查需要从更早开始。
高危人群如何筛查肠癌?
大肠癌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一是肠镜检查,准确率高,属于有创检查。二是粪便隐血筛查,无创、方便、便宜,检出率低。三是结直肠癌SDC2甲基化基因检测,粪便DNA检测肠癌技术,完全无创、居家采用、检出率高。
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在惠州市众多体检结构中率先开展了粪便DNA检测肠癌技术,此项检查优势明显,对早期大肠癌检测敏感性高达86.71%。
粪便DNA检测是什么?
粪便DNA检测是新一代肠癌筛查手段,与传统粪便检测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大肠腺瘤和肠癌细胞由于异常快速生长,比正常肠道上皮细胞更易脱落,粪便DNA检测正是利用脱落细胞的异常成分进行基因检测。对于不愿做或者无法耐受肠镜检查的人们来说,粪便基因检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粪便DNA检测的优势与适宜人群介绍
图片来源
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惠州每日资讯
编辑
宣传办许燕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