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伏天”将于7月11日开始,这也是冬病夏治最适宜的时节。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疾病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使用药物或者非药物手段,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提升人体正气。此时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的传统治疗项目,而三伏贴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用具芳香、刺激性中药制成药丸贴敷穴位,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重点在于预防保健,降低发病率。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适合冬病夏治的常见疾病
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及体质虚弱所致的反复感冒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慢性腹泻、腹部冷痛等脾胃虚寒疾病等;
风湿性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产后风湿症、软组织风湿症和颈肩腰腿痛等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如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儿科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冻疮、过敏性鼻炎等。
妇科疾病,宫寒不孕,慢性盆腔炎,痛经,子宫腺肌症,产后身痛,月经病,经行泄泻,顽固性阴道炎,尿失禁等。
骨关节疼痛性疾病,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腰膝冷痛、肢体麻木痹痛、面瘫等、颈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
阳虚体质人群,表现为免疫力低下、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其他如手足不温、体寒怕冷等偏于虚寒体质。
三伏贴时间
头伏、中伏、末伏期间,每伏中任选一天各治疗一次,连续3年为宜。
年具体时间如下:
年初伏
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年中伏
7月21日-7月30日,共10天
年加强伏
7月31日-8月9日,共10天
年末伏
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预约方式
预约咨询电话
金医师:
贴敷地点
陶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面一楼中医馆
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贴敷时间:成人约在4~6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可因人而异。儿童皮肤薄嫩,敷贴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2小时即可。贴敷禁忌症1、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3、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4、外用品忌入口,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烧、痰*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5、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严重者应到门诊就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