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32(6):-
作者:王小冬,杨勇,张林,姜宇朋
病例男,19岁,学生。主诉以“骶尾部肿块半年余”收治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骶尾部肿块,约花生米大小,质软,无压痛,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恶心呕吐,一直未引起重视,近1周来骶尾部肿块压之有疼痛伴有少量渗出。病程中该患者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查体:骶尾部可触及一大小约2cm×3cm的肿物,质软,边界清,压痛,活动度可。二维超声检查见骶尾部左侧皮下见2.0cm×0.7cm×2.4cm不均匀回声区,周边呈低回声,内部呈高回声,与表皮相通(图1);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见回声区及周边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超声诊断:骶尾部皮下感染性病变伴瘘管形成。磁共振检查见骶尾部皮下片状T2WIFS高信号,内见管状T2WIFS高信号通向皮肤,骶管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图3)。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藏毛窦伴皮下组织慢性化脓性炎及肉芽组织形成。
图1超声检查骶尾部肿块,皮下软组织不均匀回声区。图2CDFI检查显示骶尾部肿块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3磁共振检查骶尾部藏毛窦T2WIFS(矢状位)呈片状高信号。
讨论藏毛窦是一种常发生于骶尾部的慢性窦道病变。内藏毛发为其特征,该病通常会引起局部疼痛不适,并最终导致脓肿形成和反复发生的慢性感染等症状[1]。该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多见于白种人,而*种人及黑种人则少见,其次,男性较女性多见,尤其体胖及毛发浓密者易患此病[2]。关于藏毛窦的治疗,有报道提出保守治疗,有学者建议手术治疗,因此,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们需要对藏毛窦的大小、位置、边界和分支进行充分评估,以便确定手术方式的选择[3]。由于藏毛窦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各种手术方式日益兴起,对于深部的慢性藏毛窦可以广泛切除并进行二次愈合;而表浅较小的藏毛窦首选椭圆形切除合并一期缝合治疗;如果窦道不规则或太大,则可能需要其他手术方法,例如林伯格皮瓣治疗[4-5]。
超声及磁共振检查可用于藏毛窦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于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当诊断藏毛窦时应考虑几种疾病。①脂肪瘤:表现为局部肿块,质软,边界清,无压痛;②皮下囊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质软,有波动感,③肛瘘:表现为肛门疼痛,内外瘘口组成,外口流脓,反复发作。
藏毛窦超声表现为在病变部位皮下软组织内可见不均匀低至无回声,内部呈高回声,且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表现为病变部位内部未及明显的血流信号;磁共振表现为片状T2WIFS序列病变呈高信号,且边界清楚,其中骶尾椎骨质信号尚好,骶管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磁共振检查对于病变周围软组织的显示更加清楚。
综上所述,我们利用超声及磁共振影像的特性能很好的确定藏毛窦窦道的边界,深度和周围软组织情况,这对于接下来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BradleyL.Pilonidalsinusdisease:areview.Partone[J].JWoundCare,,19(11):-.
[2]ImanishiH,TsurutaD,NomuraN,etal.Clinicalusefulnessofultrasonographyininterdigitalpilonidalsinus[J].JCutanMedSurg,,16(3):-.
[3]BiS,SunK,ChenS,etal.Surgicalproceduresinthepilonidalsinusdisease:asystematicreviewandnetworkmeta-analysis[J].SciRep,,10(1):.
[4]IsikA,IdizO,FiratD.NovelApproachesinPilonidalSinusTreatment[J].PragueMedRep,,(4):-.
[5]KoberMM,AlapatiU,KhachemouneA.Treatmentoptionsforpilonidalsinus[J].Cutis,,(4):E23-E2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