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看起来虽美味,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比如食物中藏着的寄生虫。
近日
一项普查中发现,
有18%的中山居民感染了
肝吸虫而不自知。
令人震惊的是,
本次普查发现
年龄最小的感染者仅为3岁!
南方人有爱吃鱼生及鱼片粥等习惯,容易导致食客感染肝吸虫。
疑食用未煮熟鱼片粥导致感染
最小的感染者仅为3岁?为什么这么小就感染了肝吸虫?
研究人员推断,可能与儿童食用过未煮熟的鱼片粥、蒸鱼,以及家中砧板刀具生熟不分等因素有关。
很多人有食用鱼片粥的习惯,而鱼片粥特别讲究鲜美,煮粥的时候往往在粥煮好后,把薄薄的鱼片放进去猛滚几下就关火上桌。
尽量不要生淡水养殖三文鱼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淡水养殖的三文鱼,颜色稍微淡一些,肉也没那么大片,但价格便宜,有些酒楼会采用这种三文鱼给客人食用,“很大一盘才多块钱,卖得很好。”但这种淡水养殖的三文鱼不太可靠,建议市民注意分辨,尽量不要生食。
买鱼时,要注意鱼身上有没有红点,腹部有没有异样肿大,鱼鳍、眼睛等部位是否有异样,如果有,说明可能有寄生虫。
小心!这些水产,易长寄生虫
大闸蟹、小龙虾:肺吸虫
大闸蟹的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俗称“蟹胰”,和长毛的脚这些部位都有可能寄生肺吸虫。小龙虾因为生活水质较差,体内也有可能寄生肺吸虫。肺吸虫一旦寄生于人的肺部,轻者可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严重的可能引起肺部大出血,使器官阻塞,导致死亡。
生鱼片:肝吸虫、异尖线虫
鱼片切薄,蘸芥末生吃,已经成了很多人喜欢的美食。深海鱼如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鳕鱼等,都是异尖线虫的宿主。而像麦穗鱼以及经常用来冒充三文鱼的虹鳟等淡水鱼体内常常寄生肝吸虫。
用餐者如果感染异尖线虫,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肝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损坏人体肝部,患者常感肝部疼痛、腹胀、腹部不适,检查时可查出肝功能异常。
螺:广州管圆线虫
管圆线虫幼虫长期在某些陆生或水生螺体内发育。有人为了贪食鲜嫩,只是开水汆一下即食,人若生食或吃了不熟的螺肉就可能被感染管圆线虫。
一旦感染了管圆线虫,它就会在人体内游走,钻入脑部,病变集中在脑组织,除大脑及脑膜外,还包括小脑、脑干及脊髓等处。轻者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
田鸡:裂头绦虫
田鸡体内可能含有大量的裂头绦虫的幼虫,这些幼虫一旦进入人体,容易寄生于软组织及内脏。它们具有极强的活动能力。如果寄生在要害部位,会引起失明、瘫痪、抽搐、癫痫发作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