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到很医院都是先住上一段时间,医生说等消肿后才能进行手术,为此,很多人都对此很不解,不是越早手术越好吗?为什么还要等?难道这样不会越来越严重吗?
其实,骨折创伤后软组织会水肿,则形成一个水肿高峰,手术也是一种创伤,也会形成一个水肿高峰。即两个高峰重叠在一起,是加成的效果,不利于软组织生长修复,皮肤张力会很大,不好缝合。
而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骨与软组织的tradeoff,全身与局部的tradeoff。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
单考虑骨的方面,手术越早越好做。14天是“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的分界,14天后,硬骨痂开始形成,骨痂不好去除,会影响解剖复位,并且周围组织的粘连机化会使手术难度增加。对大多数骨折来说,14天内做,效果差不多。
软组织方面:软组织肿胀不利于软组织愈合,且增加感染风险;骨折端的移位和移动也可能会加重软组织损伤。肿到一定程度,需要先消肿。软组织肿胀程度的界定主要依据术者经验,也有一些相对公认的标准,比如出现水疱。
全身方面:创伤带来的血流动力学问题和全身炎症反应,全身状况差的患者经不起手术打击;但不做手术,病人卧床制动会带来例如呼吸和泌尿系统的全身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创伤控制骨科”的概念,遇到全身状况不行的,先在24小时内做暂时的固定,再争取10天到15天做彻底的固定,这个时间既躲开炎症反应,也赶在临时固定物带来的感染发生之前。一些特别容易发生全身并发症的部位的骨折,时间也和其他不一样,例如股骨干建议24小时内做确定性手术。
其他方面:为降低感染风险,开放性骨折最好在6小时内清创。这时间是根据细菌繁殖的时间推断的,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
所以骨折后术前消肿是很重要的,那么术前如何快速有效地消肿止痛呢?——低温冲击镇痛仪帮助您!
#病例分享#
患者信息:男性46岁,于4米高处坠地,双足跟着地,粉碎性骨折,重度肿胀,出现张力性水泡。
伤后第一日开始使用低温冲击镇痛仪治疗,每天一次,共五次治疗:
01
右足:治疗前后中足周径对比
02
左足:治疗前后中足周径对比
03
右足:张力性水泡治疗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