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环境和饮食不节的影响,很多人都会有不良生活习惯,贪凉涉水、饮食偏嗜等等,导致咳嗽、气喘、关节疼痛等,一到冬天就更加严重,用三伏贴调理,不吃药不打针,就能调整人体机体,提高免疫力,三伏贴的主要作用在于温阳散寒,扶助正气,对冬季常见病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防治疾病顺应天气和时节变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所谓的“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理论。“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疗效显著。
“三伏”穴位贴敷是一种常见的“冬病夏治”的方法,其属于天灸疗法。“三伏”贴选取夏天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用辛温助阳药外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借助天之阳补人体之阳来达到散寒温里祛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能治疗什么病?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体虚感冒(包括儿童)等。
消化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体虚感冒(包括儿童)等。
神经系统疾病:头晕、头痛、失眠、肢体麻木、面瘫、中风偏瘫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包括强直性脊椎炎)、关节炎等。
妇产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宫寒不孕等。
小儿疾病:小儿厌食、遗尿、发育不良等。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疲劳、胸闷、头疼、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情绪不安、做事效率低下等。也叫第三状态。
为什么有的人贴了会起疱?
三伏贴”是贴在人体穴位上的贴敷药物,药物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在采用含有刺激性的药物时,贴敷穴位可引起局部发疱,甚至化脓,中医称之为“灸疮”,这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方法称为“天灸”“自灸”或“发疱疗法”。
皮肤出现小水疱,可表面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疱较大者,医院进行处理。
发疱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由于体质差异的因素,导致有的患者反应大、有的反应小,但并不是疱越大越好。
如贴药后出现皮肤上起泡怎样处理?
由于所敷贴的多为辛香的药物,比较敏感的人或贴敷时间过长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这都属正常现象。起泡时可用京万红、万花油、烫伤膏外涂患处,但如果并医院看医生处理。
年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中伏:年7月21日——年8月9日
末伏:年8月10日——年8月19日
可依据自身情况3–10天贴敷一次,三年一个疗程。
艾灸补充的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的适用范围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少乳等。灸之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止痛。
2、外感风寒表证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证。灸之能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3、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阴挺及寒厥等。灸之可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4、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灸之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5、外科疮疡初起,瘰疬、乳痈初起,各种痛证,疖肿未化脓者,疮疡溃久不愈者。灸之可消瘀散结,拔*泄热,促进愈合,生肌长肉。
6、气逆上冲的病证,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等。灸之可平肝降逆,引气下行
7丶修心养性,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消失。
另我科目前开展火龙灸疗法(督脉灸)
督灸可以缓解因风寒、湿邪所致的颈、肩、腰、腿等关节疼痛及软组织挫伤所致的疼痛,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尾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效果,尤其对因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督灸还可以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具有协调诸经、平衡阴阳、调整人体虚实等功能,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其安全、无任何*副作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被患者广泛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督灸防病治病已成为人们最佳的选择。
督灸的临床应用
1:骨伤科:强直性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
2:中医科:肾阳虚、气血瘀滞、寒湿病症等。
3:妇产科:宫寒、痛经、产后腹部疼痛、月子病、产后恶露不尽等。
4:康复科:慢性骨病、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股性关节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落枕、扭伤挫伤、技能康复、免疫力低下、疲劳综合症。
赵锡平(康复中心主任):
马家英(康复中心副主任):
李健楠(医生):
石婷婷(医生):
*承华(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