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末期肝病(endstageofliverdisease,ESLD)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致的肝病晚期阶段,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ESLD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亦是ESLD发展过程中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诊治十分棘手。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我国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在年版《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基于年至今的循证医学数据修订了《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年版)》,旨在指导并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ESLD合并感染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共识专家组成员、共同执笔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感染科宁琴教授团队副主任陈韬教授对更新要点进行了深入解读。
宁琴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传染病学教研室/感染科主任
感染病研究所所长
?
亚洲肝病学会(APASL)肝衰竭工作组专家成员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湖北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
湖北省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陈韬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
?
医院学会肝病专委会重症肝炎学组副组长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及人工肝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性肝炎学组委员
?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
?
湖北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
?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
Q1
新版ESLD合并感染诊疗专家共识较上一版相比有哪些方面更新?
陈韬教授:年第一版《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发布,基于以来三年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了《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年版)》,更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ESLD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增加了新的ESLD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数据,尤其是病原体变迁的情况。
2、ESLD合并感染的发病机制,增加了免疫麻痹和免疫缺陷在ESLD合并感染中的主要机制,这是结合目前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的补充。
3、ESLD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年版ESLD合并感染包括一些常见感染部位,如腹腔、肺部、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血流等感染的临床表现。基于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数据,年版增加了颅内感染、骨膜炎、心内膜炎和眼内炎的临床表现。
4、宏基因组测序(mNGS)在ESLD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
5、基础支持治疗,主要增加了ESLD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推荐。
6、经验性抗感染的治疗方案,根据一些大型队列研究,增加了合并腹腔感染、胆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真菌感染等的推荐治疗方案,这是此次年版更新的要点。
7、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ABILI模型:用于预测ESL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短期生存率。GIC模型:用于预测ESLD合并感染的发生风险。
Q2
ESLD合并感染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年版主要针对常见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如腹腔、肺部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血流、胃肠道的感染。相较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ESLD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腔感染、局部腹痛等,通常并不典型。需要进行详细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年版增加了颅内感染、骨膜炎、心内膜炎、眼内炎的临床表现。这些感染类型的增加提示我们,对于ESLD合并感染的患者需要高度警惕。
撰写时我们针对ESLD合并感染临床表现的共同点进行了提炼,尤其ESLD合并感染的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症,我们进行了独立说明。以上是临床表现更新的主要内容。
Q3
ESLD合并感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减少的比例如何?
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ESLD合并感染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性ESLD的患者。ESLD本身会有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会进一步加重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程度。针对这部分患者,年版增加了ESLD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推荐。
ESLD合并严重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几率大幅上升。因此,临床中ESLD患者如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此时应高度怀疑是否合并严重感染,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
推荐使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ESLD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如阿伐曲泊帕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预后,必要时还可进行血小板紧急输注。
Q4
阿伐曲泊帕在ESLD合并感染诊疗中的应用现状?
阿伐曲泊帕是新型TPO受体激动剂,应用于ESLD患者升血小板效果显著,平台期有创操作十分安全。在临床中,阿伐曲泊帕已广泛应用于ESLD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ESLD如高度怀疑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除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还要考虑目标性抗感染治疗。需进行体液或组织的细菌或真菌培养、病*学鉴定。如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会限制临床的有创操作。此时需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后,再进行如像胸腔穿刺、腰椎穿刺、活检等有创操作,以保证患者安全。
阿伐曲泊帕升血小板疗效好、应用广泛,为ESLD合并感染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经过陈韬教授的解读,我们对ESLD合并感染的诊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ESLD合并感染,进一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时的诊治也有了最新的认识。临床中,医务工作者需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提高警惕,保障患者安全。
(来源:木领医学前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