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今日小寒,温补为宜,你补对了吗
TUhjnbcbe - 2022/4/22 23:59:00
今日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目前,全国多地正在经历着降温、降雪天气。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才真正来临。小寒虽是“小字辈”的,却实打实地是北京最冷的时间段。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小寒过后第三天便进入“三九”,一年中的“寒气巅峰,寒冷天花板”!终之气·严寒小寒时节处于今年的终之气(小雪至大寒前,即11月下旬至年1月中旬)主客气都是太阳寒水,加上全年在泉之气太阳寒水,三寒相加,“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大寒数举,蜇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是个严寒的冬天。节气小寒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

冬令进补,为何首推膏方

膏方,又称为膏滋。属于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传统剂型之一,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浓缩后添加辅料,制成的半流质膏状剂型。

中医认为人体的体质、症状各有不同,因而膏方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人、因地、因时处方,度身定做、对症下药、辨证论治,针对性强,非一般补品可比。

此外,膏方的药性缓和、药力持久,相比一般的汤剂只需服用少量即可达到疗效,且药效持续的时间长,便于消化吸收,具有补虚扶弱、抗衰延年、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功效。

膏方配置,为何一人一方

膏方的组方较大,一般有三十到四十味,看似庞杂,实则井然有序,就像一个大的生物系统,环环相扣,让可能产生偏性的药物更温和无害,让药物的有效性更贴合个人体质。

与成品膏方相比,定制膏方则针对性更强,因人而宜,只要是病情相对稳定,需要长期服用中药治疗的疾病,均可考虑以膏方的形式用药。

膏方调养,适合哪些人群

膏方的处方大、药味多、涵盖面广,往往治病的同时兼顾滋养,攻邪的同时不忘补虚,具有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特点,对身体调理的层次也更加全面与深入。

—养生膏方老少皆宜—

1、慢性疾病患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症、类风关、男子性功能障碍、女子月经不调等。

2、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平时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或因长期劳累、压力过大致身体虚弱、精力不足、常感疲乏困倦、头晕腰酸、出现记忆力减退,头发早白,容颜衰老等早衰现象。

3、处于康复阶段的患者,如手术后、大病后、产后、大出血后、肿瘤病人放化疗后。

4、老年人:老年人人体的各种机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5、女性:脾胃主全身元气,对于女性来说,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如果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人体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面部红润、皮肤光滑。

6、儿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7、由于膏方是中医方剂的剂型之一,属于浓缩剂型,便于携带,服用方便,口感适宜,易于吸收,更加适合于职场精英和加班人士。

降酸化石膏

痛风、高尿酸血症

清利湿热,排酸化石

威灵仙、忍冬藤、金银花等

祛风除湿膏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祛风壮骨,除湿通络

*芪、桂枝、防风等

益智健脑膏

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记忆力减退

补肾安神,填精益髓

熟地、山萸肉、寄生等

镇咳宣肺膏

难治性咳嗽、变异性咳嗽、哮喘

止咳定喘,宣肺降逆

太子参、地龙、天冬等

强筋壮骨膏

颈腰椎病

补肾壮骨,通督活络

*芪、当归、川芎等

更年健康膏

更年期综合征

补益肝肾,调经养血

百合、知母、*柏等

降脂瘦身膏

降血脂、减肥

健脾除湿,化浊利水

*芪、苍术、白术等

补肾固元膏

肾虚不固

补肾填精,固元养神

菟丝子、熟地、仙灵脾等

散结理气膏

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

疏肝理气,化痰消结

柴胡、当归、白芍等

补元滋养膏

术后体虚、免疫力低下

益气养血,滋阴涵阳

*芪、*参、茯苓等

养心助眠膏

失眠、睡眠障碍

补养心脾,安神定志

*芪、*参、龙眼肉等

养颜美容膏

气血不足,肤色暗沉

补血养颜,润肤美容

生地、茯苓、*芪等

备孕养身膏

备孕调理,提升体质

阴阳双补,通守兼备

鹿角胶、龟板胶、桑螵蛸等

产后调理膏

产后体虚

补血调血,益气养乳

熟地*、生地*、当归等

安胎固冲膏

孕期安胎

补肾安胎,养血固冲

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等

温馨提示

1、“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戴帽,晚上泡脚;

2、“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宜顾护肾阳,养护肠胃,少生冷辛辣,宜温补脾肾。

3、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明基国医堂中医专家

刘*

中医科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擅长领域:

家学渊源,热爱中医,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治疗中医内科杂病。

心脑血管疾病:中风、眩晕、难治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风湿类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白塞氏症、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多肌痛等;

神经系统疾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癫痫、帕金森氏综合征、特发性震颤、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骨与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

潘俞成

博士

台湾专家

擅长领域:

产后风湿、痛风等相关风湿病;

胃脘不适等相关消化系统疾病;

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睡眠障碍;

感冒相关等呼吸系统疾病。

钟秉成

博士

台湾专家

擅长领域:

针灸中药整脊手法结合治疗;

伤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腰腿痛、肩周炎、膝关节炎、脚踝扭伤;

内科疾病:脾胃病、肾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其他:中风后遗症、面瘫、妇女月经不调、男科病、带状疱疹、失眠、忧郁症等。

许煜峰

中医科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

中医内科、针灸治疗关节疼痛、中医药不孕症治疗、内病外治(慢支、哮喘等)。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小寒,温补为宜,你补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