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是针对患者疑难病、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现场开展病历讨论,明确诊断,为患者提供系统性、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诊疗模式,即一人就诊一群专家服务。
_市民朋友注意了
中大五院又双叒叕一个MDT团队来啦!
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社会负担,近日,中大五院介入血管外科牵头联合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创伤与关节外科、创面修复与烧伤外科、影像医学部、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临床营养科、药学部等多个专科,组建了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其中,由院长单鸿教授领衔的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常规开展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成形/斑块旋切/支架成形术,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消融/射频术,下肢动/静脉血栓抽吸术,浅表及内脏血管畸形栓塞术,淋巴管畸形及淋巴管瘘栓塞术,自体/人工血管动静脉瘘透析通路建立及修复术,中心静脉狭窄腔内成形/支架植入术,门静脉高压肝内门体分流术等介入手术。
李中和副院长介绍,组建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团队旨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合理、更有效和更优质的诊疗服务,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大五院先后成立了原发性肝癌、妇科肿瘤、肺结节等多个MDT团队,并坚持以MDT制度推动学科间融合、协作,避免了单一学科治疗的局限性,做到了“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模式,造福更多患者。
MDT专家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庞鹏飞,中大五院院长助理、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研究方向:主动脉、内脏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研究,并对复杂门脉高压症、血管畸形等疾病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IF)大于10文章4篇,包括Hepatology(IF17.)、Nationalsciencereview(IF17.)、Biomaterials(IF12.)、Theranostics(IF11.)等高水平期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青年研究者二等奖,在第三届中国静脉大会被评为中国静脉介入新锐;参编《门静脉海绵样变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实践》、《肝脏移植影像学》等多部学术专著。以项目负责人获得多项国家、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卢华定,中大五院骨科主任,创伤与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导,德国BGUnfallklinikLudwigshafen、医院访问学者,岭南名医,南粤好医生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8年,擅长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和各类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擅长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损伤修补、软骨移植及肩袖撕裂修补、肩关节习惯性脱位Bankart修补、髋关节镜下FAI处理、髋臼盂唇撕裂修补等各类肩、膝、髋关节镜微创手术,迄今已完成各类关节手术余例;擅长四肢骨盆等各种严重骨关节创伤救治、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重建、以及骨髓炎、骨缺损的手术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第一/通讯作者)30余篇。
蔡喜雨,中大五院创伤与关节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导
擅长四肢与骨盆髋臼骨折的微创复位内固定;综合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及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骨折后遗症(骨折不愈合、骨缺损、骨髓炎、骨外露、骨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四肢先天性畸形的矫正(先天性手与上肢畸形矫正;O型腿、X型腿矫正;足踝畸形如马蹄足、平足症、高弓足、短趾症的矫正)、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进行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拇手指再植再造、周围神经损伤与卡压的诊治、各种创面如烧创伤和糖尿病足及褥疮创面的皮瓣移植修复;髋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等。
*新锋,中大五院创面修复与烧伤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创面修复及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各种面部整形美容及各种急慢性创面修复重建,对眼部综合整形、鼻部综合整形,胸部整形美容、面部脂肪移植与面部年轻化、微整形注射美容、激光美容、瘢痕治疗及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丛丽,中大五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病医教研工作多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骨质疏松症,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疾病的诊治。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
林子玲,中大五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康复医学门诊及病房临床医教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治疗康复医学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如:脑中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性关节炎、淋巴水肿等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开展各种痛症的康复治疗。主持、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涂秋云,中大五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访美学者
长期从事老年痴呆、脑血管病、老年衰弱综合征、肌少症、老年营养、安宁疗护等,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参与指南、专家共识等10余项。
韩宗萍,中大五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临床疾病诊治工作。擅长成人、儿童、孕期、产后医学体重管理、重症营养治疗、慢性疾病营养指导。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篇。
梁嘉碧,中大五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主任、副主任药师、创伤与关节外科临床药师、药学硕士
从事药学、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抗凝药物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病等常见慢性病用药管理,已完成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
李绍林,中大五院影像医学部主任、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工作、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骨关节及运动医学影像学诊断和基础研究;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影像诊断新技术开发和临床应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骨关节和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及疑难病例诊断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
张亚琴,中大五院放射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导、医院放射科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攀登计划入选者
从事影像诊断工作18年,擅长体部疑难疾病影像诊断,主要从事肿瘤疾病的影像诊断及组学相关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常委;RSNA通讯会员,ER会员;《BMJ》《ER》《中华放射学杂志》特邀审稿人。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厅局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小贴士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截至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发病率高达8.1%,其中,约90%的患者面临截肢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患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包括皮肤损伤、外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神经、血管、免疫、代谢等内源性变化和感染、创伤、压力等外源性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发生,各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糖尿病创面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控制好血糖、体重,戒烟酒,足部破溃要及时就诊;
2.不宜久泡脚,水温尽量控制在37℃左右,避免选用高致敏洗液洗脚;选用棉质白色的毛巾擦脚,对于脚部干燥的患者,可使用保湿液或保湿油进行护理;
3.剪趾甲时,尽可能避免斜剪,不要剪入过深;
4.做好自我检查,检查自己脚的温度、颜色、痛觉;
5.选择合适的鞋,鞋头部应宽大,避免压迫脚部;
6.避免久站及剧烈运动,尽可能进行非负重运动等。
下列人群要警惕!
1.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者
2.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
3.合并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4.吸烟的糖尿病患者
5.足部有鸡眼或老茧的患者
6.存在足部畸形的患者
7.有足溃疡病史者
8.老年人或不能观察自己足部的患者
9.糖尿病足知识缺乏者
审稿专家:介入血管外科庞鹏飞
责任编辑:姜鑫
初审:张嘉斌
审核:杨剑
审核发布:苗伟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