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是我之前的体检报告,总感觉颈椎有什么问题,老是头晕头痛,现在来复查。放射类的检查多了不会有问题吧?”
鉴于很多患者对此有担忧,这里就为大家科普一下,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磁共振、CT、B超、DR,它们到底有没有辐射,又有什么区别和注意事项?
常见影像检查都有辐射吗?01磁共振(MRI)没有辐射!
利用强大的磁场,让身体中的水分振动再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形成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差异。
核磁共振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且无辐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及病变组织的敏感度优于CT,尤其是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等软组织的检查结构更清晰;对乳腺、脊柱、关节、肿瘤、感染性疾病、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独到的优势。
核磁共振也可用于心脏检查,如用于确诊断心肌供血或心肌病变类型,更准确地判断左心室肥厚的原因。
注意:核磁共振对肺部、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不如CT,所以有时会两者都要检查;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接受核磁共振。
02CT检查CT检查对胸部疾病,如肺部结节、淋巴结增大、气管狭窄等的诊断,肺癌的筛查等有较大的意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也有很大的价值,如颅内肿瘤、早期鼻咽癌的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等等。CT重建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医生通过CT三维重建后的图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观察,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注意:CT辐射大于DR,但目前有低剂量螺旋CT,其放射剂量是普通CT的1/5,同时扫描时间更短,辐射更小,分辨率更高,优势较为明显。CT检查前一定要明确是否有无妊娠反应,辐射对胎儿有影响。03B超超声波检查没有辐射!超声科里所有检查项目,都没有辐射!
B超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有其独到之处,如浅表肿块、血管、穿刺定位等;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等器官诊断准确率较高;常规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查,也会选用B超,但不能看到心肌内部的变化或异常。
对于准妈妈而言,常规使用的医学检查辐射没有那么可怕。B超无放射性,对准妈妈和宝宝无不良影响。
04DR检查(X线)DR检查是有辐射的。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提供平面影像,一般多用于观察骨骼。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在每年10mSv以内的辐射水平,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也就是说,一年内就算做了10次DR检查,对身体健康也几乎没有影响,更不会致癌。孕妇、备孕人群不建议做此类检查。总结?首选无辐射类的检查项目,如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由于病情需要,确实要接受辐射类的影像检查时,应该听从医生的安排,医生会实施最恰当的检查。这时检查带来的益处要远大于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接受有辐射的影像检查时,应该进行合理的辐射防护。接受完有辐射的影像检查后,不用过于担心辐射的危害,那是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往期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