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玲样
审阅:胡必杰
昨天,我们给大家推送了“每周一练”专栏的第一期2个试题,短短一天时间,就已经有近千人参与了答题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答题情况吧(以下投票和昨日试题投票为同一个。)
截止年7月13日20:00,从作答情况可以看出,第一题大家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选择A选项的老师占比达到了90%;而第二题,选择A选项的老师占比也有77%,但B选项竟然也有13%的人选择?那这两道题目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您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吗?真理是不是真的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呢?答案即将揭晓!
11.下列哪项不属于推荐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措施?
A.机械通气期间常规使用镇静剂
B.每日评估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C.抬高床头30-45°
D.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
答案:A。
解析:我国最新发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主要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
1.应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2.若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并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
3.应使用有消*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h?8h—次;
4.在进行与气道相关的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
6.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
7.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9.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10.做好呼吸机内外管路清洁消*;
11.应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用。
本题目A选项使用镇静剂,通常是为了改善人机配合和患者休息之目的。过度使用镇静药物会抑制咳嗽和其他自我保护机制,甚至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同时,镇静药物的使用,也会造成胃过度膨胀,增加误吸风险。所以“机械通气期间常规使用镇静剂”,更多的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非预防措施。
减少VAP发生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拔管。气管插管时间越长,发生VAP的风险越大。所以,每天评估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避免不必要的插管,成为预防VAP的重要措施。
抬高床头30°~45°,可防止或减少口腔分泌物流入气道(或称误吸),以及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风险。
口咽部定植菌是引起VAP的重要病原体,有效的口腔护理可减少口咽部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定植。多项RCT研究分别采用2%、0.2%及0.12%洗必泰护理口腔,均可有效降低VAP发病率。
22.患者,男,68岁,右半结肠癌手术后第7天,体温38.5℃,切口红肿,疼痛,床位医生打开手术切口见深筋膜下有脓性分泌物,医师对该患者深部切口处分泌物进行采样,下列采集标本方法和时机描述错误的是(A)
A.用碘伏消*棉球对创面消*后再用无菌拭子采集标本,置运送培养基
B.用无菌拭子深入创面,取邻近新生组织处标本,置运送培养基
C.应采集两份拭子,分别用于涂片和培养
D.标本应在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
答案:A。
解析:对手术部位深部感染创面进行采样时,建议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再用拭子采集深部伤口或溃疡基底部的分泌物,至少采集两个拭子,分别用于涂片和培养,或剪取深部病损边缘的组织送培养。
本题目选项A“用碘伏消*棉球对创面消*后再用无菌拭子采集标本”的错误之原因在于:伤口或皮肤软组织感染,微生物标本采样前,局部使用消*剂进行清洁消*,会明显抑制或杀灭致病菌,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降低感染病原体的检出机会。采样前,正确的创面处理方法是:使用对微生物没有抑制或者杀灭作用的无菌生理盐水清理感染组织表面的坏死物和污染菌。
选项B“用无菌拭子深入创面,取邻近新生组织处标本”是正确的,因为该处活菌多,更容易培养出病原菌。
选项C、D“采集两份拭子,分别用于涂片和培养”、“标本应在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均是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通常“培养”的敏感性比“涂片”高,但有时候用抗菌药物后细菌被杀死,或者是厌氧菌感染,培养阴性,而涂片则可以阳性。因此,为了提高微生物检测阳性率,需分别采集拭子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检验。
怎么样?您的回答都对了吗?
期待您下次再次光临哦!
版权声明注意,本《每周一练》专栏分享的题目及解析,由SIFIC团队组织专家学者精心打造,其版权归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所有。任何个人、自媒体、书刊等平台,使用或转载本专栏题目时,必须与本中心联系并取得书面同意后方可使用。对于侵权行为,本中心将保留追溯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图文编辑:小小牧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