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素来喜爱吃海鲜,不过,大家千万要保护好自己的手。如果不小心扎破,有时候真的会出大事。
日前,60岁的王大妈在家里做饭时,在清洗海虾过程中,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虾子尾巴扎破了。她只是简单用水冲了一下伤口,就继续做饭了。
不料,第二天,王大妈的右手中指开始肿胀疼痛,此时,她依然没太在意。
两天后,王大妈开始发烧,双下肢肿胀伴大面积血性大疱,家人发现情况严重后,医院。
据接诊医生介绍,到急诊时,王大妈的情况已经很严重,已经出现了乳酸酸中*、软组织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病情十分危急。经过会诊讨论,王大妈感染上比较罕见的“海洋创伤弧菌”细菌。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大妈还是不幸身亡。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可能感染此菌。
医生介绍,有肝硬化病史等人群最易被感染。王大妈因为自身肝脏不好,这也加剧了她的病情发展。
●处理太阳鱼被刺伤不幸截肢
年月,55岁的男性患者朱师傅在处理妻子买回的太阳鱼时不慎右手被刺伤。
因为生活中经常出现类似情况,所以患者和家属并没有重视。
但是,患者在第二天便开始出现了发热,右手发肿发黑。
发热医院,但就在等候就诊的时候,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继而昏迷。
最终原本便患有肝病的患者被确诊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随即被进行了截肢手术。
只是洗了条鱼,却失去了半条手臂!
●清洗螃蟹被扎致肝脏功能损伤
72岁的陈先生,在清洗螃蟹时不小心被扎了一下左手拇指,当时只是渗了一点血,于是就用红霉素软膏涂了一下伤口。
谁知几天后,陈先生的左手拇指突然肿胀发黑,皮下积液流脓,整个左手掌及前臂红肿发热,疼痛难忍。
经过急诊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高,肝肾功能均严重受损。
还好经过了救治,最终度过"一劫"。
●被虾蛄扎了右指皮肤流脓坏死
64岁的谭先生平时身体还不错,他在处理海鲜时不慎被活蹦乱跳的虾蛄扎了一下右手手指,当时只是小小渗了一点血,谭先生觉得问题不大,也没做什么处理。
到了晚上,谭先生突然出现寒颤,发高烧到40℃,整个右手前臂及手掌都红热肿痛。医院后,医生对症用了各种抗生素,效果都不明显,谭先生仍继续发高烧,右手肿胀加重,皮肤都开始流脓坏死!
●北美女子吃携带创伤弧菌生蚝恐怖死亡
不要以为这种细菌只能通过外部的创伤感染,食用问题海鲜一样有很大的致命风险。一名德州女子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市场上吃了生蚝之后,感染了这种食肉细菌,不久后便死亡。
据PIX报道,今年9月,简内特·乐布兰卡(JeannetteLeBlanc)和她的朋友家人去了路易斯安那州,在附近的一个市场上抓了大约24个生蚝。吃完后不久,她开始感到恶心。
她的朋友薇姬·伯奎斯特(VickieBergquist)表示:“大约36小时后,她开始出现极端的呼吸窘迫,腿上出现了皮疹。”
朋友凯伦·鲍尔斯(KarenBowers)则表示,起初,他们以为这只是一种过敏反应。
然而,在48小时内,乐布兰卡的状况每况愈下。根据KLFY的说法,医生告诉乐布兰卡她体内有海洋创伤弧菌,一种食肉细菌。
初期症状腿上泛起红疹有点像过敏,但谁知道病情在48小时内不断恶化。
红疹部分严重溃烂,像是恐怖电影中被丧失撕咬过一样,血肉模糊。
随后,乐布兰卡被诊断为噬肉菌感染(Flesheatingbacteria),在医院和噬肉菌殊死搏斗,忍受了2天感染带来的伤口剧痛,55岁的不幸女子最终不治身亡。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称,大多数感染弧菌的人都是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尤其是生蚝。同时,如果有开放性伤口暴露在咸水里,也有可能感染弧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表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患者初期表现为发烧和皮肤受损部位出现发红、水疱。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为皮肤组织大面积坏死,出现全身中*症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人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法来降低感染“海洋创伤孤菌”的风险:
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尽量将水产煮熟;
避免受伤或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从事海边工作或在海边游玩挖螺的市民和游客,要做好防护工作,戴手套、穿套靴;
在挑选或者食用海鲜时,要注意不要被尖刺部位扎伤,尽量带上手套进行操作。
皮肤发红局部出现水泡,又有吃生海鲜、皮肤被海鲜剌破或海边作业的病史,医院诊治,不要等到皮肤小疱出现紫癜才去就诊,后者往往皮下已大片坏死,抢救非常困难。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