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宝宝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啦!我们在孩子身上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是为什么过敏、感染、爱生病等情况还是经常找上门?
这个时候妈妈就会问:“是不是孩子的免疫力太低了?”“吃点什么能够快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呢?”“孩子的免疫力是不是越高越好?”
安生美儿科的范珍医生表示,很多家长对于免疫力的认识存在误区。孩子多发几次感冒,很多家长就会泛泛地认为是“免疫力下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应该如何打造好宝宝的这件“*金盔甲”。
免疫力的概念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外界环境,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也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范珍医生说,三岁以内的宝宝,因为本身的免疫力发育不成熟,所以三岁以内叫做生理性免疫低下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容易生病,并且频率相对比较频繁,但大部分是一些比较轻微的症状,并且生病本身也是在促进宝宝自身免疫发育的一个过程。
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发育成熟,生病的概率相对会越来越少。一般到六岁左右,儿童的免疫力,基本相当于成人。这是免疫发育的一个生理过程。
另外有一种病理性的免疫缺陷。如果婴儿出现反复或复杂性细菌感染(如窦肺感染、反复软组织或器官脓肿、2次或以上细菌性脓*症或脑膜炎发作),持续性口腔假丝酵母菌病,机会性、不寻常或“特征性”病原体感染,生长迟滞,或者有免疫缺陷或不明原因早期死亡的家族史,则应考虑到免疫功能的原发性疾病。
儿童免疫力的主要来源
1、从母体及母乳中获得免疫力
婴儿出生时,其体内就存在着从母体中获得的部分免疫抗体。这些抗体使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不易患病。此外,母乳中也含有某些抗体。因此,实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抗病能力较强。
2、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力
接种疫苗就如同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疾病进行的“*事演习”,让人体的免疫系统直接面对与某种病原微生物几乎完全相似的疫苗,并对疫苗中的抗原进行识别、加以记忆,进而制造出能歼灭这种抗原的武器(抗体),以备使用。
当这种病原微生物真的侵袭人体时,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便会动用相应的武器,将其一举歼灭。因此,接种疫苗是增强儿童免疫力最有效的方法。
3、患病后,增强免疫力
现已发明的对抗各种疾病的疫苗是有限的,而能致病的微生物却不计其数。因此,对于那些没有疫苗的疾病,只有在人感染该病之后,才能获得对它的免疫力。所以,儿童在一次次地患病之后,其免疫力也不断得到了增强。
免疫力相当于我们身体的一道“长城”,帮助我们抵御外邪入侵。为了不让细菌病*这些敌人轻易攻破身体防线,给我们带来众多健康问题,调节好免疫力势在必行。
如何提高免疫力?
均衡营养,保证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正常摄入。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干净,但不过度清洁的环境,让宝宝正常接触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建立。
适当穿衣,特别不要过热。
母乳喂养。
合理用药。儿童用药的原则,越简单越好,能不用药尽量不用,需要用药时尽量选择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要注意的是,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
范珍医生说,免疫力应该在一个平衡的稳态是最好的。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免疫力过高,我们的机体就会反应过激。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们的手上出现了流血的伤口,这个时候伤口会因为受到细菌的感染出现红肿热痛,这就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开始和细菌打仗的一个过程。
如果我们的免疫力过高,免疫反应过于激烈,这个红肿热痛的过程可能就会很夸张,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以及范围很广的发红肿胀。并且持续时间长,炎症反应会持续不消退。
而如果是免疫低下或缺陷的状态,这个仗就打不赢,细菌不能被免疫系统所清除,局部感染越来越严重,甚至入血,最后发展成败血症等等。
还有比如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像红斑狼疮,就是免疫系统紊乱以后免疫反应过激,所以在治疗上还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