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丨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
TUhjnbcbe - 2022/8/2 17:57:00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调理计划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准则

参照国度中医药经管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准则》(ZY/T.1-94)。

(1)可有内伤后医治不妥、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2)腰背部酸痛、肌肉僵直发板、有繁重感,痛楚常与气候变动相关,阴暗天及忙碌后也许使病症加剧;

(3)腰背部有停止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宽广,背部肌肉僵直,沿竖脊肌走行方位常可触到条索状的变动;

(4)X线反省无阳性体征。

2.西医诊断准则

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调理指南骨科分册》(邱贵兴主编,国民卫生出书社,第1版,年)实行诊断。

(1)腰背部、臀部宽广痛楚,常因猛烈运动或凛冽引发;并具激分发射区,即重压肌筋膜区皮下结节,除在该点有酸胀感外,还可在该点周遭或间隔稍远地域激发痛楚或肌紧急;

(2)腰部运动受限、肌肉痉挛,部份患者有明白的痛楚扳机点;

(3)X线反省无阳性体征。

(二)证候诊断

1.风寒湿阻证:腰部痛楚呆滞,转侧不利,痛楚牵及臀部、大腿后侧,阴暗气候加剧,伴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2.湿热蕴结证:腰背部炽热痛楚,热天或雨天加剧,得冷稍减或运动后减弱;或见发烧、身重,口渴、不喜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

3.气血呆滞证:晨起腰背部板硬刺伤,痛有定处,把柄拒按,运动后减弱。舌暗苔少,脉涩。

4.肝肾亏虚证:腰部隐衷,时轻时重,忙碌后痛楚加剧,暂息后缓和。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医治办法

(一)外治法

1.本领医治

(1)操纵办法:患者俯卧位,由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扩充揉按和扌衮法。点按肾俞、腰阳关、八髎和腰痛区阿是穴。双手拇指在激痛点上屡次揉按,倘若涉及到筋结或筋束,可用捏拿、分筋、弹拨、掐揉等本领松解,复原其舒缩机能。术者以掌根或小鱼际肌出力,在患者腰骶部扩充揉摸本领,从上而下,屡次实行3~5次,使腰骶部觉得微热。隔日1次,7次一疗程。

(2)留意事变:急性期或体质较弱,或妊妇;得了严峻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体表皮肤破旧、靡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偏向的血液病患者等,忌用或慎用本领。

2.突矬中药

(1)中药熏蒸(熏洗):以中药热熏洗腰背部。举荐方药及用法以下:熏洗汤加减,砭骨草、伸筋草、归尾、寻骨风、川断、海桐皮。依照辨证合适加减。上药加水ml浸泡1小时,文火煎开10分钟后备用。采纳主动熏蒸床熏洗患处,温度以患者本领受为好。屡屡30分钟,逐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留意事变: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慢性心机能不全者,重度血虚、动脉强硬症,心绞痛、精力病、青光眼等;饭前饭后半小时内、饥饿、太过疲倦;妇女有身及月信期;急性感化病;有盛开性创口、习染性病灶、年纪过大或体质独特衰弱的人禁用中药熏蒸(熏洗)。

(2)中药贴敷:依照病情需求,选器具备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影响的中药膏外敷。

3.穴位打针疗法

用当归打针液或香丹打针液循经取穴或痛点打针。

4.针灸医治

针刺阿是穴、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等穴,亦可操纵电针,或协助艾灸。

5.拔罐疗法

(1)操纵办法:俯卧位,走漏拔罐部位,薄薄涂上凡士林油膏。用血管钳夹取95%乙醇棉球,点燃。左手持罐,罐口向下,右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血管钳,速即伸入罐内绕一圈,马上抽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穴位上,如肾俞、腰阳关、八髎和腰痛区阿是穴等。待罐内皮肤凸起并呈红紫景象,留置10~15分钟。起罐时,左手按住罐口皮肤,右手扶住罐体,空气投入罐内,火罐便可零落。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

(2)留意事变: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旧处;妊妇,月信期或有出血偏向者;有严峻心脑疾患或脏器枯竭以及精力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结构习染偏向者等,忌用拔罐医治。

(二)其余疗法

1.物理医治

依照病情需求,可采用红内线、超短波、TDP、超声脉冲电导医治仪、中药离子导入仪、蜡疗等。

2.铍针医治

(1)操纵办法

定位:患者触诊追寻压痛点或筋结点,用指端在皮肤笔直向下做“十”字压痕,留意“十”字压痕的交错点瞄准压痛点的中央。

消*:按个别常例消*。

进针:针尖瞄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央,迅速进针,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部属有种匮乏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碰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部属会有抵御感。

松解:松解是全部医治的关键环节。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便可,无须深达肌层,如许也许避免出血及缩小术后反响。

出针:告竣松解之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速即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分钟。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2)留意事变:针具要严厉消*,避免习染。个别软结构存在炎症反响、有出血偏向、严峻心脑疾患或脏器枯竭及肝肾等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忌用。

3.小针刀医治

(1)操纵办法:筛选痛点或软结构条索处,1%利多卡因个别麻醉,用针刀个别实行粘连带的松解,刀法有:切、割、推、拨、针刺等,通常1次便可,不愈者隔7天做第二次。

超微针刀疗法:筛选痛点或软结构条索处,无需麻醉,直接针刺,切割深浅筋膜1~3刀。

(2)留意事变:刀具要严厉消*,避免习染。施术部位皮肤有炎症展现者;施术部位有主要器官、大血管、神经干等没法躲开,也许引发损伤者;妊妇,月信期或有出血偏向者;有严峻心脑疾患或脏器枯竭以及精力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结构习染偏向者等,忌用小针刀医治。

4.梅花针医治

(1)操纵办法:将针具及皮肤常例消*后,手握针柄,针尖瞄准叩刺部位,操纵腕力,将针尖笔直叩打在皮肤上,并马上提起,使劲要平匀温柔,遍刺腰部痛楚部位,3日1次,3次1疗程。

(2)留意事变:个别皮肤有疮疡?破溃或损伤等,妊妇、月信期或有出血偏向者;有严峻心脑疾患或脏器枯竭以及精力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结构习染偏向者等,忌用梅花针医治。

5.封锁医治

依照病情需求,采用当归打针液等实行封锁医治,每周一次,2次为一疗程。严峻心、肝、肾脏疾病;个别软结构习染;糖尿病、肿瘤及结核病,禁用个别封锁。

(三)辨证筛选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寒湿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举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独活、羌活、防风、荆芥、当归、续断、青皮、牛膝、杜仲、红花、枳壳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合剂、金乌骨通胶囊等。

2.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舒筋止痛。

举荐方药:四妙散加减。苍术、*柏、牛膝、薏苡仁、川芎等。

中成药:四妙丸、痛风定胶囊等。

3.气血呆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举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炒)、香附、牛膝、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盘龙七片、通滞苏润江胶囊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举荐方药:补肾壮筋汤加减。当归、熟地*、牛膝、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等。

中成药:养血荣筋丸等。

(四)矫健引导

1.患者痛楚猛烈时以卧床暂息为主,减弱腰椎包袱,避免久坐、哈腰等行为。

2.减弱腰部负荷,避免太过忙碌,尽可能不要哈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货物宜双腿下蹲腰部笔直,行为要缓。留意保暖,避免受凉。

3.加倍腰肌背伸琢磨,如仰卧位的三点、五点式拱桥琢磨,俯卧位的飞燕式琢磨。

三、疗效评定

(一)评估准则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准则》同意。

治愈:腰部痛楚消逝,运动自在,无复发;

好转:腰部痛楚减弱,运动时稍有不适;

未愈:病症无改进。

(二)评估办法

依照患者主诉实行归纳断定。患者主诉断定采纳VAS视觉摹拟评分法。临床病症体查找纳分级量化准则法实行断定。

病症与体征

痛楚

无腰部

痛楚

微感痛楚,时做时止

痛楚显然,也许忍耐

痛楚难忍,接续不只

压痛

无腰部

压痛

重压时痛楚

中等力度按压时痛楚

轻度按压即感痛楚

腰背部转侧

不利

无机能

阻碍

影响腰背部运动,可从事平常运动

腰背部运动受限,生计可自理,但不能从事做事

腰背部运动严峻受限,生计不能自理

腰背部肌肉

僵直

无肌肉

僵直

细微肌肉僵直,偶然爆发

肌肉僵直可忍,常常爆发

肌肉僵直麻木,爆发

不减

与气候变动

关联

气候变动无关

与气候变动相关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丨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